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ì

ㄕˋ

部首 食

部外 7

總筆畫 16

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91D

左右结构

344511541224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yvy|wvay

oitys

oxes

84727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食 部外 7總筆劃 15

統一碼 991D筆順 344511541224153

餝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餝

shì ㄕˋ

     ◎ 古同“飾”。

© 漢典
【戌集下】【食】 餝·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餝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 餝·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玉篇】同飾。

© 漢典
【卷七】【巾】

飾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餝”字頭,請參考“飾”字:)
【卷七】【巾】
『說文解字』

㕞也。从巾从人,食聲,讀若式。一曰襐飾。賞隻切

『說文解字注』

(飾)㕞也。又部曰。㕞、飾也。二篆爲轉注。飾拭古今字。許有飾無拭。凡說解中拭字皆淺人改飾爲之。而彡下云。毛飾畫文也。聿下云。聿飾也。皆卽拭字。淺人不解而不之改。若㕞下云。飾也。則五經文字所據尙不誤。周禮司尊彝注云。涗酌者、挩飾勺而酌也。釋文作飾。今本作拭。實無二義。凡物去其塵垢卽所以增其光采。故㕞者飾之本義。而凡踵事增華皆謂之飾。則其引伸之義也。若席下云純飾、𤪌下云弁飾、縟下云緐采飾是也。凡許書之義例。依此求之。無不可得者。聘禮拭圭字今作拭。葢古經必作飾。鄭云。拭、淸也。此必經文作飾而以淸訓之。倘經本作拭又何用此注乎。釋詁云。拭、淸也。爾雅少古字。故往往與經典不合。古本當不作拭耳。管子輕重曰。桓公使八使者式璧而聘之。式者飾之叚借。从巾。从人。拭物者巾也。用巾者人也。从𩚁聲。讀若式。賞隻切。按廣韵賞職切。與唐韵異。一部。飾篆各本皆在幠後幃前。此不知許因上文四篆言飾故𦂳承以飾篆。而誤移其次也。一曰襐飾。此別一義。衣部襐下曰。襐、飾也。急就篇曰。襐飾刻畫無等雙。漢平帝后傳曰。令孫建世子襐飾。將醫往問疾。顔注。襐飾、盛飾也。一曰首飾。在兩耳後。刻鏤而爲之。廣韵曰。襐、未筓冠者之首飾也。玉篇曰。首飾也。

© 漢典

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ʅ˥˧ 日语读音 KAZARU KAZAR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飾」。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飾」 說文‧巾部「餝」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日本
異體字
飾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莳(shi4)
    2. 適(shi4)
    3. 䛈(shi4)
    4. 軾(shi4)
    5. 弒(shi4)
    6. 栻(shi4)
    7. 狧(shi4)
    8. 㸷(shi4)
    9. 铈(shi4)
    10. 䤭(shi4)
    11. 𠀍(shi4)
    12. 饰(shi4)
同部首
    1. 飧
    2. 䭘
    3. 飱
    4. 餱
    5. 飢
    6. 餧
    7. 餵
    8. 飥
    9. 餺
    10. 食
    11. 饛
    12. 饌
同筆畫
    1. 𠏗
    2. 踤
    3. 䝌
    4. 㿀
    5. 䁚
    6. 戭
    7. 隦
    8. 䮆
    9. 䢪
    10. 䴚
    11. 奫
    12. 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