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shì

ㄕˋ

部首 食

部外 5

總筆畫 14

簡體 饰

飭 餙 餝 饰 𩚍 𩜓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8FE

左右结构

3445115431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yvh|wvth

oiolb

oxml

88727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食 部外 5總筆劃 13

統一碼 98FE筆順 3445115431252

通

飾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飾

shì ㄕˋ

     ◎ 見“飾”。

英語 decorate, ornament, adorn; to deceive

德語 garnieren, schmücken ,Verzierungen (S)

法語 décorer,parer,jourer le rôle de,se déguiser en

© 漢典

飾 國語辭典

飾ㄕˋshì
動
  1. 裝扮、打扮。如:「修飾」、「裝飾」。《說文解字·巾部》「飾」字·清·段玉裁·注:「凡踵事增華皆謂之飾。」

  2. 遮掩、偽裝。如:「掩飾」、「粉飾太平」、「文過飾非」。《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夫以三公為布被,誠飾詐欲以釣名。」

  3. 假託。參見「飾詞」2.條。

  4. 刷洗清潔。《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通「拭」。

  5. 整治。《穀梁傳·襄公二十五年》:「古者大國過小邑,小邑必飾城而請罪,禮也。」晉·范甯·注:「飾城者,修守備。」通「飭」。

  6. 扮演。如:「這齣戲由他飾演主角。」

名
  1. 服裝。如:「服飾」。《左傳·昭公元年》:「子晳盛飾入,布幣而出。」

  2. 用來裝扮的物品。如:「首飾」、「衣飾」、「髮飾」。

© 漢典
【戌集下】【食】 飾·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飾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 飾·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廣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𠀤音識。【玉篇】修飾也。【逸雅】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猶加文于質上也。

又【禮·樂記】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故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註】以聲而被之器也。

又【詩·鄭風】羔裘豹飾。【註】飾,緣袖也。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爲飾也。

又【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註】刷治潔淸之也。一曰豫飾也。

又【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疏】飾,覆也。畫布爲雲氣,覆之以相見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厲飾。【註】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

又【史記·公孫弘傳】習吏事,緣飾以儒術。【後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厭之。

又【周禮·夏官·掌固】設其飾器。【註】兵甲之屬。

又【正字通】滿飾,國名。 【說文】㕞也。从人从巾,食聲。讀若式,一曰橡飾。

© 漢典
【卷七】【巾】

飾 《说文解字》

【卷七】【巾】
『說文解字』

㕞也。从巾从人,食聲,讀若式。一曰襐飾。賞隻切

『說文解字注』

(飾)㕞也。又部曰。㕞、飾也。二篆爲轉注。飾拭古今字。許有飾無拭。凡說解中拭字皆淺人改飾爲之。而彡下云。毛飾畫文也。聿下云。聿飾也。皆卽拭字。淺人不解而不之改。若㕞下云。飾也。則五經文字所據尙不誤。周禮司尊彝注云。涗酌者、挩飾勺而酌也。釋文作飾。今本作拭。實無二義。凡物去其塵垢卽所以增其光采。故㕞者飾之本義。而凡踵事增華皆謂之飾。則其引伸之義也。若席下云純飾、𤪌下云弁飾、縟下云緐采飾是也。凡許書之義例。依此求之。無不可得者。聘禮拭圭字今作拭。葢古經必作飾。鄭云。拭、淸也。此必經文作飾而以淸訓之。倘經本作拭又何用此注乎。釋詁云。拭、淸也。爾雅少古字。故往往與經典不合。古本當不作拭耳。管子輕重曰。桓公使八使者式璧而聘之。式者飾之叚借。从巾。从人。拭物者巾也。用巾者人也。从𩚁聲。讀若式。賞隻切。按廣韵賞職切。與唐韵異。一部。飾篆各本皆在幠後幃前。此不知許因上文四篆言飾故𦂳承以飾篆。而誤移其次也。一曰襐飾。此別一義。衣部襐下曰。襐、飾也。急就篇曰。襐飾刻畫無等雙。漢平帝后傳曰。令孫建世子襐飾。將醫往問疾。顔注。襐飾、盛飾也。一曰首飾。在兩耳後。刻鏤而爲之。廣韵曰。襐、未筓冠者之首飾也。玉篇曰。首飾也。

© 漢典

飾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ʅ˥˧ 唐代读音 shiək日语读音 KAZARU KAZARI韩语罗马 SIK现代韩语 식

客家话 [海陆腔] shit7 hit7 [客英字典] shit7 hit7 [沙头角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sid5 [梅县腔] shit7 hit7 [东莞腔] sit7 [陆丰腔] shit7 [台湾四县腔] siit7 hit7 [宝安腔] sit7粤语 sik1

近代音 審母 齊微韻 入聲作上聲 失小空;中古音 審書母 職韻 入聲 識小韻 賞職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德部 ;王力系统:書母 職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飾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飾」 說文‧巾部「飾」「饰」 「飾」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飭
餙
餝
饰
𩚍
𩜓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餙(shi4)
    2. 栻(shi4)
    3. 䜵(shi4)
    4. 奭(shi4)
    5. 舓(shi4)
    6. 仕(shi4)
    7. 丗(shi4)
    8. 戺(shi4)
    9. 䤭(shi4)
    10. 试(shi4)
    11. 䊓(shi4)
    12. 恃(shi4)
同部首
    1. 餷
    2. 飣
    3. 餿
    4. 餼
    5. 䭦
    6. 䬷
    7. 䭣
    8. 䭘
    9. 䭗
    10. 飧
    11. 䭖
    12. 䭒
同筆畫
    1. 鄠
    2. 鉎
    3. 趌
    4. 䅦
    5. 颓
    6. 跡
    7. 䖖
    8. 雎
    9. 㮞
    10. 幐
    11. 䘿
    12. 䣸
初中古詩詞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