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kē

ㄎㄜ

部首 頁

部外 8

總筆畫 14

繁體 顆

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897

左右结构

25111234132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sdm

wdmbo

kfgo

61982

拼音 kē

注音 ㄎㄜ

部首 頁 部外 8總筆劃 14

統一碼 9897筆順 25111234132534

常 標

颗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顆

(顆)

kē ㄎㄜˉ

  1. 小而圓的東西:~粒。
  2. 量詞,指圓形或粒狀的東西:三~珠子。

英語 grain, kernel

德語 ZEW für runde kleine Dinge (z.B. Perlen, Diamanten)​ bzw. klein wirkende Dinge (z.B. ferne Sterne, Planeten)​ (Zähl)

法語 grain,(classificateur pour les petits objets sphériques, les dents, les satellites)​

© 漢典

颗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顆

顆 kē

〈名〉

(1) (形聲。從頁( xié),果聲。從“頁”,表示與頭有關。( kě) 本義:小頭) 引申指顆粒狀物 [grain]

顆,小頭也。——《說文》

翠葉輕攏豆顆勻。——元好問《未開海棠》

(2) 又如:顆鹽(俗稱“粒鹽”。一種粗鹽);顆子(方言。指小米)

詞性變化

◎ 顆

顆 kē

〈量〉

(1) 多用於圓形或粒狀物 [a grain]

北土通呼物一凷改爲一顆。——《顏氏家訓》。按,如米粒珠子皆是。

(2) 如:三顆黃豆;兩顆綠豆

常用詞組


顆粒顆粒肥料
© 漢典
【戌集下】【頁】 顆·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顆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颗”字頭,請參考“顆”字。)
【戌集下】【頁】 顆·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果切,科上聲。【說文】小頭也。

又【韻會】今言物一顆,猶一頭也。【六書故】凡圜物以顆計。

又珠琲曰顆。

又與堁同。土塊。【前漢·賈山傳】使其後世曾不得蓬顆蔽冡而托葬焉。【註】顆謂土塊。蓬顆,謂塊上生蓬者也。

又【集韻】苦緩切,音款。草名。【爾雅·釋草】菟奚,顆凍。【註】款冬也。【疏】藥草。一名菟奚,一名顆涷。

又人名。魏顆,晉大夫。史顆,秦大夫。見【左傳】。 【正字通】本作顆,九畫。《字彙》附八畫,非。顆字左原作田下木。

© 漢典
【卷九】【頁】

顆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颗”字頭,請參考“顆”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小頭也。从頁果聲。苦惰切

『說文解字注』
小頭也。引伸爲凡小物一枚之偁。珠子曰顆、米粒曰顆是也。賈山傳。蓬顆蔽𠣥。晉灼曰。東北人名土塊爲蓬顆。按此卽淮南書、宋玉風賦之堁字。許注淮南曰。堁、塵塺也。从𩑋。果聲。苦惰切。十七部。
© 漢典

颗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ɤ˥

粤语 fo2潮州话 ko2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颗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顆」。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顆」 說文‧頁部「顆」 「颗」「颗」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顆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鈳(ke1)
    2. 嗑(ke1)
    3. 趷(ke1)
    4. 礚(ke1)
    5. 軻(ke1)
    6. 匼(ke1)
    7. 醘(ke1)
    8. 珂(ke1)
    9. 萪(ke1)
    10. 颏(ke1)
    11. 疴(ke1)
    12. 瞌(ke1)
同部首
    1. 颟
    2. 颦
    3. 颔
    4. 颏
    5. 顼
    6. 颒
    7. 预
    8. 领
    9. 颁
    10. 颜
    11. 颥
    12. 颣
同筆畫
    1. 蓯
    2. 賖
    3. 榦
    4. 颰
    5. 㯁
    6. 瑶
    7. 㾱
    8. 觪
    9. 輏
    10. 褪
    11. 㨺
    12. 鲖
小學古詩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悯农》(其一)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唐·皮日休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