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ǐng

ㄧㄥˇ

部首 頁

部外 6

總筆畫 12

繁體 潁

潁 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88D

左右結構

352534132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idm

pembo

rrkg

21982

拼音 yǐng

注音 ㄧㄥˇ

部首 頁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988D筆順 352534132534

標

颍 基本解釋

● 潁

(潁)

yǐng ㄧㄥˇ


  1. 〔~河〕水名,源於中國河南省,流經安徽省入淮河。
  2. (潁)

英語 river in Anhui

德語 Fluß in Anhui (Eig, Geo)​ (Eig, Geo)

法語 (nom d'une rivière)​,rivière du Anhui

【漢典】

颍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潁

潁 Yǐng

名

(1) (形聲。從水,頃聲。本義:水名。潁河,淮河最大的支流)

(2) 同本義 [Yin River]

潁,潁水,出潁州陽城乾山東入淮。——《說文》

(3) 發源於河南省登封縣,至安徽流入淮河

(4) 姓

【漢典】
【巳集上】【水】 潁·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潁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颍」字頭,请參考「潁」字。)
【巳集上】【水】 潁·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余頃切【集韻】【韻會】【正韻】庾頃切,𠀤音穎。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荆州,其浸潁湛。【水經】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

又【前漢·地理志】潁陽、潁隂、臨潁、三縣皆屬潁川郡。○按《正字通》入頁部,今依《說文》,凡熲穎㯋潁俱改入火禾木水等部。

【漢典】
【卷十一】【水】

↳潁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颍」字頭,请參考「潁」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从水頃聲。豫州浸。余頃切

《說文解字注》

(潁)顈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各本作乾山。韵會引作耿山。晉書音義引作陽城少室陽乾山,則兼用水經、漢志改說文也。爾雅音義引字林作陽城乾山,與今說文合。潁川以水名郡,字當從水。而漢碑郡名多從禾,葢漢時相習如此寫,如女陽、女陰、舞陽、舞陰以水名縣,而不作汝潕字也。恐漢志、說文古本郡名亦當從禾耳。潁川郡陽城,二志同。今河南河南府登封縣縣東南四十里有陽城廢縣。前志陽城下曰: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過郡三,行千五百里。荆州浸。過郡三者,潁川、淮陽、沛郡也。水經曰:潁水,出㯋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東南至愼縣東南入於淮。水道提綱曰:今潁水源出登封縣北嵩山西南之少室山,東南經密縣、禹州,分爲二派。一經新鄭縣至臨潁縣,一經襄城縣,至臨潁縣,二支復合。經商水縣,合汝水。又合滎陽水,至陳州府南,分爲二派。一爲濄河,一爲沙河。濄河至江南太和縣與沙河合,又經潁上縣與淮水合,曰潁口。皆東南流也。水經曰:至愼縣入淮。愼縣故城在今潁上縣。从水頃聲。余頃切。十一部。豫州浸。職方氏曰:荆州其浸潁,湛。豫州其浸波,溠。許潁下湛下皆曰豫州浸,而溠下曰荆州浸。此非筆誤,蓋案地形互易之也。

【漢典】

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粤语 wing6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潁」。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潁」 說文‧水部「潁」 「颍」「颍」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潁
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㦹(ying3)
    2. 瀴(ying3)
    3. 景(ying3)
    4. 㬐(ying3)
    5. 㲟(ying3)
    6. 䔔(ying3)
    7. 郢(ying3)
    8. 矨(ying3)
    9. 䭘(ying3)
    10. 䀴(ying3)
    11. 摬(ying3)
    12. 䨍(ying3)
同部首
    1. 颠
    2. 额
    3. 顾
    4. 颗
    5. 页
    6. 颏
    7. 颀
    8. 顶
    9. 颒
    10. 顼
    11. 颚
    12. 须
同筆畫
    1. 媨
    2. 絡
    3. 棅
    4. 軧
    5. 䖱
    6. 䇍
    7. 聓
    8. 㟴
    9. 骛
    10. 跘
    11. 鼋
    12. 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