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uàn

ㄩㄢˋ

部首 頁

部外 10

總筆畫 19

簡體 愿

愿 𠪰 𢥧 𩕮 𩕾 𩖂 𩖈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858

左右結構

1332511234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rim

mfmbc

ggkg

71286

拼音 yuàn

注音 ㄩㄢˋ

部首 頁 部外 10總筆劃 19

基本區 9858筆順 1332511234132511134

通

願 基本解釋

● 願

yuàn ㄩㄢˋ


  1. 大頭。《説文•頁部》:「願,大頭也。」
  2. 願望;心願。《廣韻•願韻》:「願,欲也。」
  3. 願意,情願。《切韻•願韻》:「願,情欲。」
  4. 希望。《方言》卷一:「願,欲思也。」
  5. 羡慕,傾慕。《字彙•頁部》:「願,羡慕也。」
  6. 思念。《爾雅•釋詁下》:「願,思也。」《廣韻•願韻》:「願,念也。」
  7. 祈禱神佛所許下的酬謝。《晋書•藝術傳•佛圖澄》:「衆僧祝願。」
  8. 每,雖。《集韻•願韻》:「願,每也,雖也。」

● 願

yuăn ㄩㄢˇ


  1. 臉短貌。《集韻•阮韻》:「願湎短皃。」

英語 desire, want; wish; ambition

德語 Begehren, Hoffnung, Wunsch (S)​,aufrichtig, bereit (Adj)

法語 désir,voeu,souhaiter,désirer,vouloir,avoir envie de,être prêt à

【漢典】

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願 yuàn

〈名〉

(1) (形聲。从頁( xié),原聲。原義爲「大頭」,表示心願。)

(2) 大頭 [big head]

願,大頭也。從頁,原聲。宋公孫願繹字 碩父。——《說文》

(3) 願心,舊時祈禱神佛所許下的酬謝 [vow made before Buddha or God]

言願以爲質。——《大戴禮記·官人》

衆僧祝願。——《晉書》

又如:願力(佛家語。指誓願的力量);願行(佛家語。誓願與修行);願謂(向神佛祈求並說出自己的意願)

(4) 心願;願望 [desire]

果不如先願。——《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

又乖懇願。——唐· 李朝威《柳毅傳》

◎ 願

願 yuàn

〈動〉

(1) 情願 [be ready to;be willing to]

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木蘭詩》

管仲曾西之所不爲也,而子爲我願之乎?——《孟子》

又如:願蠲頂踵(願意捨身);心甘情願;願與人民共患難

(2) 希望[發生某種情況] [wish]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記·項羽本紀》

孝成王使 括…爲將, 括母…願勿遣。(願勿遣,希望不要派遣趙括爲將。)—— 漢· 劉向《列女傳》

願以聞於官。(希望把這件事報告官府。聞,使上級聽見,報告上級。)——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清· 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願你快樂;願那位最好的人取勝

(3) 仰慕 [admire]

名聲日聞,天下願。——《荀子·王制》

常用詞組


願望願心願意
【漢典】

願 國語辭典

願ㄩㄢˋyuàn
名
  1. 希望、期望。如:「心願」、「志願」、「許願」、「如願以償」。《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動
  1. 希望、期待。如:「但願」、「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楚辭·屈原·九章·惜誦》:「固煩言不可結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2. 甘心、樂意。如:「願意」、「心甘情願」。《孟子·公孫丑上》:「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

  3. 欽羨、傾慕。《荀子·榮辱》:「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願曰:『知慮材性,固有以賢人矣。』」《韓非子·忠孝》:「為人臣常譽先王之德厚而願之,是誹謗其君者也。」

【漢典】
【戌集下】【頁】 願·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0

願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 願·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0

〔古文〕𩕾【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虞怨切,𠀤音愿。【說文】大頭也。

又【爾雅·釋詁】思也。【疏】欲思也。【廣雅】欲也。【書·大禹謨】敬修其可願。

又【正韻】顗望也。【禮·少儀】不願于大家。【疏】謂見彼富大不可願效之也。

又羡慕也。【禮·祭義】國人稱願肰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

又每也。【詩·邶風】願言思子,中心養養。【傳】願,每也。【疏】每有所言,思此二子,中心養養然不知所定。

又【集韻】五遠切,音阮。面短貌。

又叶上聲。【詩·鄭風】有美一人,淸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又【劉向·九歎】河水淫淫,情所願兮。顧瞻郢路,終不返矣。◎按願字去聲,亦叶上聲。至訓面短,則止有阮字一音。

 

【漢典】
【卷九】【頁】

願 《說文解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大頭也。从頁原聲。魚怨切

《說文解字注》

(願)大頭也。本義如此,故从頁,今則本義廢矣。邶風:願言思子,中心養養。傳曰:願,每也。此每如春秋外傳懷私爲每懷。賈誼賦:品庶每生之每。按毛詩:願字首見於。終風:願,言則疐,而無傳。則毛意謂與今人語同耳。釋詁曰:願,思也。方言曰:願,欲思也。邶風鄭箋曰:願,念也。皆與今語合。丂部曰:寧,願䛐也。用部曰:甯,所願也。心部曰:憖,肎也。凡言願者,葢寧,甯,憖三字語聲之轉,自詩所用,巳如是。而二子乘舟語意尤深,故傳別言之。實非異也。从𩑋厡聲。魚怨切。十四部。

【漢典】

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uan˥˧ 唐代读音 *ngiuæ̀n日语读音 NEGAU NEGAI韩语罗马 WEN现代韩语 원越南语 nguyện

客家话 [沙头角腔] nien5 [台湾四县腔] ngien5 [海陆腔] ngien6 ngien5 [陆丰腔] gnian6 [客英字典] ngien5 [梅县腔] ngian5 [宝安腔] ngien5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4粤语 jyun6潮州话 nguang6 (ngũang) 「潮州」nguêng6 (ngũeng 旧时:ngũen)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去聲 院小空;影母 先天韻 去聲 院小空;中古音 疑母 願韻 去聲 願小韻 魚怨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寒部 ;王力系统:疑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願」 說文‧頁部   「願」 「愿」 「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愿
𠪰
𢥧
𩕮
𩕾
𩖂
𩖈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䏍(yuan4)
    2. 裫(yuan4)
    3. 傆(yuan4)
    4. 远(yuan4)
    5. 瑗(yuan4)
    6. 㐾(yuan4)
    7. 夗(yuan4)
    8. 㭇(yuan4)
    9. 䝹(yuan4)
    10. 衏(yuan4)
    11. 媛(yuan4)
    12. 褑(yuan4)
同部首
    1. 䫎
    2. 䫧
    3. 頙
    4. 頎
    5. 䪶
    6. 䫏
    7. 䪸
    8. 顋
    9. 頄
    10. 䫰
    11. 頻
    12. 頪
同筆畫
    1. 蘊
    2. 邍
    3. 㶊
    4. 鏉
    5. 鵬
    6. 蹵
    7. 韠
    8. 蠖
    9. 䗵
    10. 蟷
    11. 饇
    12. 㺢
初中古詩詞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 《水调歌头》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西汉·刘向 《唐雎不辱使命》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