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háng

ㄏㄤˊ

部首 頁

部外 4

總筆畫 13

簡體 颃

亢 吭 颃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80F

左右结构

4135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mdm|ywdm

ynmbc

sqgo

01286

拼音 háng

注音 ㄏㄤˊ

部首 頁 部外 4總筆劃 13

統一碼 980F筆順 4135132511134

頏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頏

háng ㄏㄤˊ

     ◎ 見“頏”。

英語 fly down or downward

法語 voler vers le bas

© 漢典

頏 國語辭典

頏ㄏㄤˊháng
動
  1. 鳥向下飛。《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頡之頏之。」漢·毛亨·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

© 漢典
【戌集下】【頁】 頏·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頏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 頏·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廣韻】胡郞切【韻會】寒剛切【正韻】胡岡切,𠀤音航。【韻會】鳥飛貌。本作𦐄。上曰翓,下曰頏。今文通作頡頏。【詩·邶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𦐄。

又或作䀪。【揚雄·長楊賦】魚頡而鳥䀪。

又【集韻】【正韻】𠀤居郞切,音剛。【說文】人頸也。本作亢。或作肮。

又上聲。【集韻】戸朗切【韻會】下黨切,𠀤音沆。聲也。同吭。

又【集韻】口朗切,音忼。亦與吭同。咽也。

又舉朗切,音䴚。義同。

又去聲。【廣韻】苦浪切,音抗。咽頏。

又【集韻】【韻會】𠀤下浪切,杭去聲。【五音集韻】鳥咽也。

© 漢典
【】【】

頏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亢或从頁。此字見於經者、邶風曰。燕燕于飛。頡之頏之。毛傳曰。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解者不得其說。玉裁謂當作飛而下曰頡。飛而上曰頏。轉寫互譌久矣。頡與頁同音。頁古文?。飛而下如?首然。故曰頡之。古本當作頁之。頏卽亢字。亢之引申爲高也。故曰頏之。古本當作亢之。於音尋義。斷無飛而下曰頏者。若楊雄甘泉賦。柴虒參差。魚頡而鳥胻。李善曰。頡胻、猶頡頏也。師古曰。頡胻、上下也。皆以毛詩頡頏爲訓。魚潛淵。鳥戾天。亦可證頡下頏上矣。俗本漢書胻譌从目、作䀪。集韵入諸唐韵。謂卽燕燕之頏字。俗字之不可問有如此者。楊雄解嘲。鄒衍以頡亢而取世資。漢書作亢。文𨕖作頏。正亢頏同字之證。頁部曰。頡者、直項也。亢者、人頸。然則頡亢正謂直項。淮南修務訓。王公大人有嚴志頡頏之行者。無不憛悇癢心而悅其色矣。此正用直項之訓。解嘲之頡亢、亦正謂鄒衍强項傲物而世猶師資之也。亢用字之本義。東方朔畫贊云。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傲世。亦取直項之義。
© 漢典

頏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ɑŋ˧˥ 唐代读音 hɑng日语读音 NODO韩语罗马 HANG现代韩语 항

客家话 [海陆腔] hong2 kong5 [客英字典] hong2 kong1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hong2 [宝安腔] hong2 | kong5 [台湾四县腔] hong2 kong5 [梅县腔] hong2粤语 hong4

近代音 曉母 江陽韻 平聲陽 杭小空;中古音 匣母 唐韻 平聲 航小韻 胡郎切 一等 開口;溪母 宕韻 去聲 抗小韻 苦浪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唐部 ;匣母 唐部 ;王力系统:見母 陽部 ;匣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亢」 佚43合20723「亢」 亢爵商代晚期集成7336「亢」 說文‧亢部「頏」「颃」 「頏」
「亢」 夨令方彝西周早期集成9901「頏」 說文或體
「亢」 盠方彝西周中期集成9900
甲骨文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亢
吭
颃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䲳(hang2)
    2. 绗(hang2)
    3. 㤚(hang2)
    4. 魧(hang2)
    5. 颃(hang2)
    6. 䘕(hang2)
    7. 筕(hang2)
    8. 䀪(hang2)
    9. 䢚(hang2)
    10. 妔(hang2)
    11. 迒(hang2)
    12. 絎(hang2)
同部首
    1. 䫅
    2. 顗
    3. 頹
    4. 顤
    5. 頾
    6. 䫴
    7. 頱
    8. 顟
    9. 䫄
    10. 顬
    11. 䪿
    12. 顧
同筆畫
    1. 㷜
    2. 廕
    3. 䋟
    4. 椹
    5. 䂻
    6. 䟱
    7. 䄖
    8. 腤
    9. 跲
    10. 楿
    11. 禉
    12. 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