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韩信

拼音 hán xìn

注音 ㄏㄢˊ ㄒㄧㄣˋ

韩信 詞語解釋

解釋
(?-前196)西漢軍事家。淮陰人。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曾受胯下之辱。秦末參加項羽部隊,因不受重用,改投劉邦,被拜爲大將軍。楚漢戰爭中,劉邦採納他的建議,攻佔關中。劉邦、項羽在滎陽相持時,他率軍襲擊項羽側翼,佔據黃河下游地區。後被劉邦封爲齊王。公元前202年於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擊滅項羽。楚漢戰爭結束後,被解除兵權。後被呂后設計誘殺。
-----------------
國語辭典
韓信hán xìnㄏㄢˊ ㄒㄧㄣˋ
  1. 人名。(?~西元前196)​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 漢典

韩信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韓信 (漢初三傑之一)

  • 韓信(-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爲“兵仙”、“神帥”。
  • 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梁、項羽,卻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後經蕭何保舉拜爲大將,而韓信也爲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
  • 劉邦彭城兵敗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又平定了魏國。之後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在劉邦派人收取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同時派人降服了燕國。之後派兵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楚騎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後奪去韓信兵馬命其拿下齊國,之後韓信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韓信開始進攻楚國,項羽被迫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劉邦聽從張良、陳平的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反被項羽擊敗。漢五年,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自刎。
  • 項羽死後解除兵權,徙爲楚王,之後被人誣告貶爲淮陰侯。後呂后與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爲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爲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寒信
      2. 函心
      3. 熯薪
      4. 寒信
      5. 含欣
      6. 寒心
      7. 寒酸
      8. 韓范
      9. 涵灌
      10. 涵造
      11. 含冤受屈
      12. 寒年
      13. 三浴三衅
      14. 防微杜衅
      15. 亡衅
      16. 猜衅
      17. 歊焮
      18. 灾衅
    相關詞語
      1. 韩卢逐块
      2. 韩卢
      3. 韩寿
      4. 韩獹
      5. 韩寿偷香
      6. 韩国
      7. 破落韩
      8. 商韩
      9. 弁韩
      10. 识韩
      11. 子韩
      12. 孟韩
      13. 信旗
      14. 信玺
      15. 信识
      16. 信念
      17. 信皮儿
      18. 信效
      19. 复信
      20. 正信
      21. 么幫信
      22. 威信
      23. 徙木立信
      24. 淳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