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iān

ㄅㄧㄢ

部首 革

部外 9

總筆畫 18

卞 鞕 𠓠 𠓥 𩋸 𩌻 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7AD

左右結構

12212511232125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wq|afwr

tjomk

eeko

41546

拼音 biān

注音 ㄅㄧㄢ

部首 革 部外 9總筆劃 18

基本區 97AD筆順 122125112321251134

常 通 標

鞭 基本解釋

● 鞭

biān ㄅㄧㄢˉ


  1. 驅使牲畜的用具,柔軟像繩子:~杆。~長莫及。
  2. 用鞭子抽打:~打。~撲。~責。~策。
  3. 形狀細長類似鞭子的東西:教~。
  4. 一種古代兵器,鐵製有節,無鋒刃:鋼~。竹節~。
  5. 編連成串的爆竹:~炮。小~。

英語 whip; whip; string of firecrackers

德語 Peitsche

法語 fouet (arme)​,cravache,flageller,fouetter,fustiger,baguette de chef d'orchestre

【漢典】

鞭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鞭 biān

〈名〉

(1) (形聲。从革,便聲。本義:皮製的馬鞭)

(2) 同本義 [leather-thonged whip] 泛指鞭子

鞭,驅也。——《說文》

其左執鞭弭。——《國語·晉語》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左傳·宣公十五年》

北市買長鞭。——《樂府詩集·木蘭詩》

駿馬不勞鞭。——唐· 李白《贈友人》

又如:鞭影(馬鞭的影子。後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鐙(馬鞭與馬鐙);鞭弭(馬鞭和弓)

(3) 竹根 [root of bamboo]

新鞭暗入庭,初長兩三莖。——張蠙《新竹》

又如:鞭筍(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莖生長於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筍)

(4) 形狀細長類似鞭子的東西 [pointer]。

如:教鞭

(5) 古代一種兵器 [a kind of weapon]。

如:三棱鞭;鋼鞭;九節鞭

詞性變化

◎ 鞭 biān

〈動〉

(1) 打馬。泛指鞭打 [whip]

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又如:鞭牛(鞭打春牛以示迎春);鞭石(用鞭擊石);鞭草(以鞭擊草);鞭楚(用黃荊木條鞭打人)

(2) 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罰 [lash]

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曰。——《史記·伍子胥列傳》

又如:鞭屍(以鞭抽打屍體。指嚴厲責罰已死的罪人);鞭墓(即鞭屍);鞭刑(古時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

常用詞組


鞭策鞭長莫及鞭笞鞭春鞭打鞭打快牛鞭痕鞭炮鞭辟入裏鞭撻鞭責鞭子
【漢典】

鞭 國語辭典

鞭ㄅㄧㄢbiān
動
  1. 以鞭子抽打。如:「鞭打」、「鞭屍」。《說文解字·革部》:「鞭,毆也。」《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名
  1. 一種皮製的長軟器具,用來驅使牲口或打人。如:「馬鞭」、「皮鞭」、「鞭長莫及」。也稱為「鞭子」。

  2. 一種古代的兵器。以鐵打造,有節,無刀刃。如:「鋼鞭」、「竹節鞭」、「三棱鞭」。

  3. 成串的爆竹。如:「鞭炮」。《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兩掛千頭百子旺鞭,放得震地價響。」

  4. 指長條形類似鞭子的物品。如:「教鞭」。

  5. 俗稱雄性動物的生殖器官。如:「牛鞭」、「鹿鞭」。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今宵洞房花燭夜,試看狀元一條鞭。」

【漢典】
【戌集中】【革】 鞭·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鞭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 鞭·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古文〕𠓠【唐韻】【集韻】【韻會】𠀤𤰞連切,音編。【說文】本作𩌻。驅也。【玉篇】笞也。馬箠也。【書·舜典】鞭作官𠛬。【傳】以鞭爲治官之𠛬。【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

 

【漢典】
【卷三】【革】

鞭 《說文解字》

【卷三】【革】
《說文解字》

驅也。从革𠊳聲。𠓠,古文𩌻。卑連切

《說文解字注》

(鞭)毆也。毆,各本作驅,淺人改也,今正。毆上仍當有所以二字。尚書:鞭作官㓝。周禮條狼氏:掌執鞭而趨辟。凡誓,執鞭以趨於前,且命之。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左傳:誅屨於徒人費,弗得,鞭之見血。又公怒,鞭師曹三百。皆謂鞭所以毆人之物。以之毆人亦曰鞭。經典之鞭皆施於人,不謂施於馬。曲禮:乗路馬,載鞭策。左傳:左執鞭弭。馬不出者,助之鞭之。皆是假借施人之用爲施馬之偁,非若今人竟謂以杖馬之物杖人也。葢馬𥴓曰策,所以擊馬曰𥴓,以𥴓擊馬曰敇,本皆有正名,不曰鞭也。擊馬之𥴓用竹,毆人之鞭用革,故其字亦從竹、從革不同。自唐以下毆變爲𢿛,與驅同音。謂鞭爲捶馬之物,因改此毆爲驅,不知絕非字義。毆,捶擊物也。驅,馬馳也。从革𠊳聲。卑連切。十四部。


(𠓥)古文鞭。從亼攴。

【漢典】

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æn˥ 唐代读音 *biɛn日语读音 MUCHI MUCHIUTSU韩语罗马 PHYEN现代韩语 편

客家话 [海陆腔] bien1 bin1 [梅县腔] bien1 bin1 [东莞腔] ben1 [陆丰腔] pian1 [客英字典] bien1 bin1 [台湾四县腔] bie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an1 [宝安腔] ben1 bin1粤语 bin1

近代音 幫母 先天韻 平聲陰 邊小空;中古音 幫母 仙韻 平聲 鞭小韻 卑連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寒部 ;王力系统:幫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鞭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𠓥」 九年衛鼎西周中期集成2831「𠓥」 望2.14「𠓥」 說文古文「鞭」
「」 𠑇匜西周晚期集成10285「𠓥」 望2.12「鞭」 說文‧革部
「」 郭.老甲.1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卞
鞕
𠓠
𠓥
𩋸
𩌻
𩋹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邉(bian1)
    2. 牑(bian1)
    3. 籓(bian1)
    4. 编(bian1)
    5. 鳊(bian1)
    6. 箯(bian1)
    7. 甂(bian1)
    8. 鯾(bian1)
    9. 笾(bian1)
    10. 鞕(bian1)
    11. 邊(bian1)
    12. 边(bian1)
同部首
    1. 鞼
    2. 韂
    3. 鞓
    4. 䩕
    5. 鞅
    6. 靱
    7. 鞖
    8. 韆
    9. 䩢
    10. 鞟
    11. 鞰
    12. 鞁
同筆畫
    1. 職
    2. 臓
    3. 䤍
    4. 㺠
    5. 䲣
    6. 藫
    7. 𠓆
    8. 䳗
    9. 𠐥
    10. 鬶
    11. 彞
    12. 䬑
初中古詩詞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已亥杂诗》(其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