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kòng

ㄎㄨㄥˋ

部首 革

部外 8

總筆畫 17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79A

左右结构

1221251124453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pa

tjjcm

eewb

43512

拼音 kòng

注音 ㄎㄨㄥˋ

部首 革 部外 8總筆劃 17

統一碼 979A筆順 12212511244534121

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鞚

kòng ㄎㄨㄥˋ

  1. 帶嚼子的馬籠頭:“縱鞍則行,攬~則止。”
  2. 駕馭:“遇女郎騎款段馬,老僕~之。”
  3. 古代樂器名,鼓的一種;鼓腔:“許安世家有伯成樽,如今羯鼓~世。”

英語 bridle

德語 im Zaum halten, sich wehren

© 漢典

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鞚 kòng

〈名〉

(1) 馬籠頭 [halter]。如:鞚鞍(馬籠頭和馬鞍)

(2) 借指馬 [horse]

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文選·鮑照·擬古》。李周翰注:“飛鞚,走馬。”

© 漢典

鞚 國語辭典

鞚ㄎㄨㄥˋkòng
名
  1. 拴在馬脖子上,用以控制馬的皮帶或繩索。晉·傅玄〈良馬賦〉:「縱鞍則行,攬鞚則止。」唐·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詩:「銀鞍紫鞚照雲日,左顧右盼生光輝。」

  2. 比喻馬。唐·杜甫〈麗人行〉:「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絲絡送八珍。」宋·蘇軾〈次韻李公擇梅花〉詩:「杯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

動
  1. 操縱、駕馭。宋·蘇軾〈虢國夫人夜遊圖〉詩:「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踏飛龍。」《聊齋志異·卷九·鳳仙》:「遇女郎騎款段馬,老僕鞚之,摩肩過。」

© 漢典
【戌集中】【革】 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鞚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 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集韻】苦貢切,音控。【玉篇】馬勒也。

© 漢典

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uŋ˥˧ 唐代读音 kùng日语读音 OMOGAI

客家话 [海陆腔] kung5 kiong5 [客英字典] kung5 [梅县腔] kung5 [台湾四县腔] kung5 kiong5粤语 hung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鞚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控(kong4)
    2. 空(kong4)
    3. 㸜(kong4)
    4. 矼(kong4)
    5. 羫(kong4)
同部首
    1. 䪌
    2. 韁
    3. 䩚
    4. 鞤
    5. 靻
    6. 䪇
    7. 鞖
    8. 䩸
    9. 䩛
    10. 䩝
    11. 靵
    12. 鞓
同筆畫
    1. 䝁
    2. 檌
    3. 艛
    4. 鴳
    5. 鎄
    6. 績
    7. 䫒
    8. 鼿
    9. 㘆
    10. 䰩
    11. 䊣
    12. 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