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iáo

ㄑㄧㄠˊ

部首 革

部外 6

總筆畫 15

繁體 鞽

鞽 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792

左右结构

12212511231343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tj

tjhkl

eegn

42528

拼音 qiáo

注音 ㄑㄧㄠˊ

部首 革 部外 6總筆劃 15

統一碼 9792筆順 122125112313432

標

鞒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鞽

(鞽)

qiáo ㄑㄧㄠˊ

     ◎ 馬鞍拱起的地方。

© 漢典

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鞽

鞽 qiáo

〈名〉

馬鞍拱起的地方。也作“橋” [saddle bow]

白馬金鞍碧玉鞽。——元· 鄭德輝《釧離春智勇定齊》

© 漢典
【戌集中】【革】 鞽·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2

鞽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鞒”字頭,請參考“鞽”字。)
【戌集中】【革】 鞽·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2

【廣韻】起嚻切【集韻】丘祅切,𠀤音趫。【廣韻】本作橇。【集韻】又作橋。詳木部橇字註。

又【集韻】訖約切,音脚。本作屩。詳尸部屩字註。

© 漢典

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鞒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鞽
𩌚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憔(qiao2)
    2. 谯(qiao2)
    3. 橋(qiao2)
    4. 瞧(qiao2)
    5. 燋(qiao2)
    6. 乔(qiao2)
    7. 鞽(qiao2)
    8. 摮(qiao2)
    9. 蕎(qiao2)
    10. 僑(qiao2)
    11. 䀉(qiao2)
    12. 樵(qiao2)
同部首
    1. 䩕
    2. 䩙
    3. 靲
    4. 鞺
    5. 䩝
    6. 䩹
    7. 鞠
    8. 鞱
    9. 鞫
    10. 靭
    11. 韊
    12. 靮
同筆畫
    1. 䌂
    2. 䟼
    3. 嶓
    4. 戯
    5. 蝺
    6. 勲
    7. 蕬
    8. 䛳
    9. 頲
    10. 憽
    11. 廢
    12. 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