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áo

ㄊㄠˊ

部首 革

部外 5

總筆畫 14

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780

左右结构

12212511253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vk

tjshr

eeyj

47562

拼音 táo

注音 ㄊㄠˊ

部首 革 部外 5總筆劃 14

統一碼 9780筆順 12212511253251

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鞀

táo ㄊㄠˊ

     ◎ 古同“鞀”:“(仲夏之月)命樂師修~鞞鼓。”

英語 drum

德語 Trommel (S)

© 漢典

鞀 國語辭典

鞀ㄊㄠˊtáo
名
  1. 樂器名。古代的一種鼓。形制為鼓穿在木柄上,鼓框左右用繩繫著兩個珠狀物,手搖木柄,珠狀物來回敲擊鼓面而發聲。類似民間流行的撥浪鼓。隨柄上所穿鼓數的不同,而有路鞀、靈鞀、雷鞀的分別。一般為一至四面鼓。本用於宗廟社稷祭儀的雅樂中,漢唐以後,也用於宮廷的燕樂中。

© 漢典
【戌集中】【革】 鞀·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鞀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 鞀·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𠀤徒刀切,音陶。【說文】遼也。【玉篇】與鞉同。如鼓而小,持柄搖之,旁耳還自擊。【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釋名】鞀,導也,所以導樂作。【呂氏春秋】有倕作鞀。【淮南子·主術訓】武王立戒愼之鞀。 【集韻】或作鞉𪔛。籀作㲈,亦書作鼗。

© 漢典
【卷三】【革】

鞀 《说文解字》

【卷三】【革】
『說文解字』

鞀遼也。从革召聲。鞉,鞀或从兆。𪔛,鞀或从鼓从兆。㲈,籒文鞀从殸召。徒刀切

『說文解字注』

(鞀)鞀、此複字刪之未盡者。遼也。此門聞也、戸護也、𡔷郭也、琴禁也之例。以曡韵說其義也。遼者、謂遼遠必聞其音也。周禮注曰。鼗如𡔷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从革。召聲。徒刀切。二部。


(鞉)鞀或从兆聲。


(𪔛)鞀或从𡔷兆。


(㲈)籒文鞀。从殸召。周禮以爲韶字。

© 漢典

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ɑu˧˥ 日语读音 HURITSUZUMI韩语罗马 TO现代韩语 도

粤语 tou4潮州话 tau5

近代音 透母 蕭豪韻 平聲陽 桃小空;中古音 定母 豪韻 平聲 陶小韻 徒刀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豪部 ;王力系统:定母 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 包2.95「㲈」 說文籀文「鞀」
「鞀」 說文‧革部
「鞉」 說文或體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鼗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檮(tao2)
    2. 綯(tao2)
    3. 鋾(tao2)
    4. 鞉(tao2)
    5. 梼(tao2)
    6. 䄻(tao2)
    7. 裪(tao2)
    8. 啕(tao2)
    9. 咷(tao2)
    10. 淘(tao2)
    11. 祹(tao2)
    12. 蜪(tao2)
同部首
    1. 䩼
    2. 鞽
    3. 䩴
    4. 䪊
    5. 䪌
    6. 鞳
    7. 鞵
    8. 鞓
    9. 靹
    10. 鞋
    11. 䩭
    12. 鞑
同筆畫
    1. 箞
    2. 膎
    3. 璃
    4. 瘧
    5. 漵
    6. 漇
    7. 㥶
    8. 䯯
    9. 䔨
    10. 鄮
    11. 槁
    12. 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