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靸鞋

拼音 sǎ xié

注音 ㄙㄚˇ ㄒㄧㄝ ˊ

靸鞋 詞語解釋

解釋

◎ 靸鞋 sǎxié

(1) [slippers]

(2) 拖鞋

(3) 一種鞋幫納得很密的布鞋

(4) [slipper]∶趿拉着鞋

[寶玉]便披衣靸鞋往 黛玉房中來。——《紅樓夢》

-----------------
國語辭典
靸鞋sǎ xiéㄙㄚˇ ㄒㄧㄝˊ
  1. 一種沒有後跟的草鞋。

  2. 一種勞動者所穿的布鞋。用線密縫鞋幫,鞋面上有三尖形皮臉。也作「撒鞋」。

© 漢典

靸鞋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靸鞋

  • (sǎ xié)
  • 靸
  • 1)南京、重慶等地區方言,把布鞋後幫踩在腳後跟下;穿(拖鞋):~着鞋。
  • 2)[~鞋]a.一種草制的拖鞋;b.鞋幫納得很密、前面有皮臉的布鞋。(也爲合肥地區方言。拖鞋的意思。)
  • 3)陝西關中地區方言,目前好多農村地區管拖鞋叫靸鞋(sǎ hái).
  • 靸鞋,無跟之鞋,即拖鞋。《急就篇》卷二:“靸鞮卬角褐襪巾。”顏師古注:“靸謂韋履,頭深而兌,平底者也。今俗呼謂之跣子。”亦名“靸鞋”。三代皆以皮爲之,始皇二年改用蒲制,從晉到唐多用草制,梁武帝曾用絲制,見唐王叡《炙轂子雜錄》。陶宗儀《輟耕錄》卷十八“靸鞋”:“西浙之人,以草爲履而無跟,名曰靸鞋。”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靸鞵
      2. 灑鞋
      3. 洒鞋
      4. 撒鞋
      5. 靸鞵
      6. 灑鞋
      7. 洒鞋
      8. 灑塵
      9. 洒线
      10. 灑濯
      11. 洒心
      12. 灑繡
      13. 灑鞋
      14. 倾邪
      15. 條脅
      16. 燮谐
      17. 若邪
      18. 文邪
      19. 朋邪
    相關詞語
      1. 靸拉
      2. 靸袋
      3. 靸鞵
      4. 靸戟
      5. 靸拔
      6. 靸霅
      7. 履靸
      8. 棄靸
      9. 闒靸
      10. 弃靸
      11. 马靸
      12. 棕靸
      13. 鞋跟
      14. 鞋袜
      15. 鞋带
      16. 鞋脚手
      17. 鞋匠
      18. 鞋脚钱
      19. 履鞋
      20. 合歡鞋
      21. 合色鞋
      22. 涼鞋
      23. 緔鞋
      24. 象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