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uì

ㄏㄨㄟˋ

部首 面

部外 12

總筆畫 21

𩉓 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767

左右结构

13252211125121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mjm|dljm

mwlmc

gjal

15686

拼音 huì

注音 ㄏㄨㄟˋ

部首 面 部外 12總筆劃 21

統一碼 9767筆順 132522111251212511134

靧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靧

huì ㄏㄨㄟˋ

     ◎ 洗臉:“其間面垢,燂潘請~。”

英語 wash face

© 漢典

靧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靧

靧 huì

〈動〉

(1) 洗臉 [wash the face]

倩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2) 又如:靧粱(用粱米的湯汁洗臉);靧面(洗臉);靧浴(洗澡);靧盥(洗臉和洗手)

© 漢典

靧 國語辭典

靧ㄏㄨㄟˋhuì
動
  1. 洗臉。《禮記·內則》:「其間面垢,燂潘請靧。」宋·陸游〈嚴州釣臺買田記〉:「自夜至旦,盥靧而出。」

© 漢典
【戌集中】【面】 靧·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2

靧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面】 靧·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2

【廣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𠀤音悔。【玉篇】洗面也。與頮同。【集韻】本作沬。洒面也。【禮·內則】面垢燂潘淸靧。

又【玉藻】沐稷而靧梁。

© 漢典

靧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ei˥˧

客家话 [海陆腔] fui5 [客英字典] fui5 [梅县腔] fi5 fui5 [台湾四县腔] fi5粤语 fui3

近代音 中古音 曉母 隊韻 去聲 誨小韻 荒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灰部 ;王力系统:曉母 微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靧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𩉓
𩉖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儶(hui4)
    2. 卉(hui4)
    3. 䎚(hui4)
    4. 賄(hui4)
    5. 暳(hui4)
    6. 㨤(hui4)
    7. 頮(hui4)
    8. 湏(hui4)
    9. 徻(hui4)
    10. 秽(hui4)
    11. 贿(hui4)
    12. 彚(hui4)
同部首
    1. 靤
    2. 䩅
    3. 䩈
    4. 靨
    5. 䩃
    6. 䩇
    7. 䩎
    8. 面
    9. 䩆
    10. 䩄
    11. 靦
    12. 䩂
同筆畫
    1. 鐱
    2. 䮰
    3. 䜙
    4. 龝
    5. 㘗
    6. 䉫
    7. 忂
    8. 䌭
    9. 驂
    10. 𠑍
    11. 鷈
    12. 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