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非洲鲫鱼

拼音 fēi zhōu jì yú

注音 ㄈㄟ ㄓㄡ ㄐㄧˋ ㄩˊ

非洲鲫鱼 詞語解釋

解釋

◎ 非洲鯽魚 fēi zhōu jì yú

[tilapia] 也叫羅非魚,外形跟鯽魚相似。

© 漢典

非洲鲫鱼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羅非魚(學名:Oreochromis)是羅非魚屬魚類的統稱,是一種廣鹽性熱帶魚類。截至2024年,依據國際綜合分類學資訊系統(ITIS)的分類標準,羅非魚屬已記錄37個有效種。形態上,羅非魚體側扁,背高,體厚,外形近似鱖魚或鯛魚。體表被圓鱗,頭小,口大,唇厚,口內具鋒利細齒,無口須。背鰭和臀鰭具硬棘,背鰭和臀鰭鰭條堅硬銳利,具黑白斑點。尾鰭末端圓形或平截。體色受環境影響呈現適應性變化,通常上半部較深,下半部呈銀白色,雌魚體色偏黃棕色,雄魚鰭末端及近胸腹部呈暗紅色。幼魚階段背鰭最後一枚硬棘至第三枚軟條間可見黑色圓斑,此特徵於四個月後消失 。

-----------------

wikipedia

(重定向自非洲鯽魚)

吳郭魚,又名羅非魚、非洲鯽魚、非洲鯽、非鯽、福壽魚、聖彼得魚、越南魚、南洋鯽(仔)、南洋𩸙仔等,台灣改良之養殖品系又特稱台灣鯛。原指莫三比克的口孵非鯽屬魚類物種:莫三比克口孵非鯽(學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現為慈鯛科非鯽屬及口孵非鯽屬等屬數種魚類的共同俗稱,而不是所有羅非魚族(學名:Tilapiini)之成員都適用此名。

© 漢典

【載入評論 】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