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èi

ㄆㄟˋ

部首 雨

部外 7

總筆畫 15

沛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708

上下结构

14524444441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igh

mbejb

fval

10127

拼音 pèi

注音 ㄆㄟˋ

部首 雨 部外 7總筆劃 15

統一碼 9708筆順 145244444411251

標

霈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霈

pèi ㄆㄟˋ

  1. 大雨,亦喻帝王恩澤:~澤。
  2. 雨盛的樣子:~然作雨。
  3. 自滿的樣子:~然自得。

英語 torrential rains, flow of water

德語 Regenflut (S)

法語 torrent de pluie

© 漢典

霈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霈 pèi

〈名〉

(1) (形聲。從雨,沛聲。本義:大雨)

(2) 同本義 [heavy rain]

霈,大雨。——《玉篇》

沛然大雨。——《孟子·梁惠王上》。劉注:“霈然,注雨貌。”

(3) 又如:大霈(大雨);霈澤(雨水,比喻恩澤)

(4) 比喻恩澤 [bounties bestowed by a monarch or an official]。如:霈恩(對罪犯的恩赦);霈宥(對罪犯施恩赦免)

詞性變化


◎ 霈 pèi

〈形〉

(1) [雨、雪等] 盛大的樣子。也作“沛” [copious]

於斯之時,雲油雨霈。——唐· 李白《明堂賦》

(2) 如:霈霈(雨密而盛大的樣子);霈洽(雨量充沛);霈然(雨盛大的樣子)

(3) 自滿、自大的樣子 [self-satisfied;self-important]。如:霈然(自滿、自大的樣子)

© 漢典

霈 國語辭典

霈ㄆㄟˋpèi
名
  1. 大雨或指及時雨。如:「甘霈」、「霈霖」。唐·韓愈、孟郊〈秋雨聯句〉:「禽情初嘯儔,礎色微收霈。」

  2. 比喻恩澤。唐·李邕〈淄州刺史謝上表〉:「雨露深仁,霑霈及於蕭艾。」唐·柳宗元〈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霈澤斯降,膏潤無遺。」

形
  1. 雨勢盛大。唐·李白〈明堂賦〉:「于斯之時,雲油雨霈。」

© 漢典
【戌集中】【雨】 霈·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霈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 霈·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廣韻】【集韻】【韻會】𠀤普蓋切,音沛。【玉篇】大雨。【廣韻】霶霈,雨多貌。

又【正韻】水流貌。【說文】作沛。

又【集韻】多澤也。

又【宋玉·高唐賦】興雲聲之霈霈。【註】興聲霈霈然。霈,浦大切。

© 漢典
【卷十一】【水】

沛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霈”字頭,請參考“沛”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遼東番汗塞外,西南入海。从水巿聲。普蓋切

『說文解字注』

(沛)沛水。出遼東番汗塞外。西南入海。番音盤。汗音寒。遼東郡番汗。二志同。今奉天府遼陽州、漢遼東郡治也。番汗未聞。前志番汗下曰。沛水出塞外。西南入海。沛水亦未聞。从水。聲。普葢切。十五部。今字爲顚沛。跋之假借也。大雅蕩傳曰沛、拔也是也。拔當作跋。又本部渿下云沛之也、卽孟子沛然莫之能禦意。葢勃然之假借也。

© 漢典

霈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ei˥˧ 韩语罗马 PHAY现代韩语 패越南语 pháy

客家话 [海陆腔] pai5 [客英字典] pai5 [客语拼音字汇] pui4 [宝安腔] pui5 pai5 [台湾四县腔] pai5粤语 pui3潮州话 pai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霈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沛」。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沛」 說文‧水部「霈」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沛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䡊(pei4)
    2. 㧩(pei4)
    3. 佩(pei4)
    4. 嶏(pei4)
    5. 攈(pei4)
    6. 蓜(pei4)
    7. 昢(pei4)
    8. 䟺(pei4)
    9. 㸬(pei4)
    10. 㳈(pei4)
    11. 柭(pei4)
    12. 珮(pei4)
同部首
    1. 靉
    2. 霔
    3. 霿
    4. 䨨
    5. 䨢
    6. 霞
    7. 露
    8. 靃
    9. 霡
    10. 霐
    11. 霑
    12. 靅
同筆畫
    1. 䈥
    2. 鹤
    3. 標
    4. 樂
    5. 諀
    6. 撡
    7. 歏
    8. 諈
    9. 箷
    10. 䙓
    11. 𠆃
    12. 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