雱 詳細解釋
雱 國語辭典
形
-
雨雪下得大的樣子。《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 漢典
『說文解字』
溥也。从二,闕;方聲。㝑,古文㫄。𣃙,亦古文㫄。雱,籒文。步光切〖注〗旁。
『說文解字注』
(旁)溥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曰:㫄魄四塞。張揖曰:㫄,衍也。廣雅曰:㫄,大也。按㫄讀如
𣶢,與溥雙聲。後人訓側,其義偏矣。从
𠄞。闕。闕謂从
之說未聞也。李陽冰曰:
象㫄達之形也。按自序云:其於所不知,葢闕如也。凡言闕者,或謂形,或謂音,或謂義,分別讀之。方聲。凡徐氏鉉鍇
𠄞本不同,各从其長者,如此處鍇作方聲闕。闕字在方聲下,於未聞从
之說不瞭,故不从之是也。後不悉注。步光切。十部。
(
𣃟)古文㫄。以許說推之,亦小篆从二,古文从一也。
(
𣃙)亦古文㫄。李斯改一爲二,則爲小篆。
(雱)籒文。詩:雨雪其雱。故訓傳曰:雱,盛皃。卽此字也。籒文从雨,衆多如雨意也。毛云盛:與許云溥正合。今人不知㫄、雱同字,音讀各殊。古形、古音、古義、皆廢矣。
© 漢典
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