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òu

ㄍㄡˋ

部首 隹

部外 5

總筆畫 13

㗕 呴 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6CA

左右结构

35251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kwy

prog

ryjn

20615

拼音 gòu

注音 ㄍㄡˋ

部首 隹 部外 5總筆劃 13

統一碼 96CA筆順 3525132411121

雊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雊

gòu ㄍㄡˋ

 ◎ 雉雞叫:“雉之朝~,尚求其雌”。

英語 the crow of a male pheasant

德語 (English: crowing of pheasant)​ ,frohlockend

法語 chant du faisan

© 漢典

雊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雊 gòu

〈動〉

野雞叫 [cock]。如:雊鳴(野雞鳴叫);雊雉升鼎(野雉飛登祭鼎而鳴。古代認爲是變異之兆)

© 漢典

雊 國語辭典

雊ㄍㄡˋgòu
動
  1. 雄雉鳴叫。《說文解字·隹部》:「雊,雄雉鳴也。」《詩經·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 漢典
【戌集中】【隹】 雊·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5

雊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 雊·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5

【唐韻】古𠋫切【集韻】【韻會】居𠋫切,𠀤音遘。【說文】雄雉鳴也。雷始動,雉鳴而雊其頸。从隹从句,句亦聲。【書·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禮·月令】雉雊,雞乳。【集韻】或作㗕呴鴝。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上谷郡雊瞀縣。【註】雊,工豆反。

又【集韻】俱遇切,音句。義同。【前漢·地理志註】孟康曰:雊瞀音句無。

又【類篇】吉𠋫切。雉鳴也。

© 漢典
【卷四】【隹】

雊 《说文解字》

【卷四】【隹】
『說文解字』

雄雌鳴也。雷始動,雉鳴而雊其頸。从隹从句,句亦聲。古候切

『說文解字注』

(雊)雄雉鳴也。言雄雉鳴者,别於𪄼之爲雌雉鳴也。小雅:雉之朝雊,尚求其雌。邶風有鷕雉鳴。下云:雉鳴求其牡。按鄭注月令云:雊,雉鳴也。是雊不必系雄。𪄼則毛公系諸雌,亦望文立訓耳。若潘安仁賦:雉鷕鷕而朝雊。此則所謂渾言不别也。顏延年、顏之推皆云潘誤用,未孰於訓詁之理。雷始動,雉乃鳴而句其頸。乃字依尚書正義補。句,各本誤雊,依小弁正義正。夏小正:正月雷震雉雊。雊也者,鳴𡔷其翼也。正月必雷,雷不必聞,唯雉必聞之。何以謂之雷震,則雉雊相識以雷。小正古本依太平御覽、藝文類聚訂當如是。初學記所引乃徐堅妄改也。言雷於鴈雉魚之閒,故知雷雉一事也。釋雊爲鳴𡔷其翼者,讀雊爲敂。敂,擊也,動也。雞鳴必𡔷其翼,知雉鳴亦必𡔷其翼也。許云句其頸,與大戴異。𡔷其翼、句其頸,皆狀其鳴也。洪範五行傳曰:正月雷微動而雉雊,雷通氣也。易通卦驗:雉雊,雞乳在立春節。立春在十二月。月令:季冬雉雊。皆謂雷鳴地中時也。句音鉤,曲也。句其頸,故字从句。从隹句,句亦聲。古𠊱切。四部。今鉉本𠊱作矦,誤。

© 漢典

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ou˥˧ 唐代读音 gòu

客家话 [海陆腔] kieu5 [客英字典] geu5 [台湾四县腔] kieu5 [梅县腔] geu5粤语 gau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候韻 去聲 遘小韻 古候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侯部 ;王力系统:見母 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雊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雊」 說文‧隹部「雊」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㗕
呴
鴝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㗕(gou4)
    2. 搆(gou4)
    3. 够(gou4)
    4. 㜌(gou4)
    5. 㳶(gou4)
    6. 傋(gou4)
    7. 構(gou4)
    8. 啂(gou4)
    9. 糓(gou4)
    10. 撀(gou4)
    11. 㝅(gou4)
    12. 購(gou4)
同部首
    1. 雒
    2. 隼
    3. 雟
    4. 雋
    5. 雝
    6. 隺
    7. 䧿
    8. 雄
    9. 離
    10. 䧱
    11. 䧷
    12. 雠
同筆畫
    1. 腪
    2. 睙
    3. 鹍
    4. 颫
    5. 腥
    6. 榉
    7. 㪛
    8. 鉝
    9. 䇺
    10. 䣴
    11. 䀄
    12. 㜎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