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雅言

拼音 yǎ yán

注音 ㄧㄚˇ ㄧㄢˊ

雅言 詞語解釋

解釋

◎ 雅言 yǎyán

[earnest advice] 正言

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諸葛亮《出師表》

-----------------
國語辭典
雅言yǎ yán ㄧㄚˇ ㄧㄢˊ
  • 舊指共通的標準語。《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 正言。《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英語 valued advice

法語 précieux conseils

© 漢典

雅言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雅言

  • 雅言,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言,在通用意義上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後人將古漢語通用的上古音系稱為“雅言”。其音系為上古音系,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就出現了“雅言”。而夏建都在洛陽,然後殷代建都也在洛陽周邊。所以歷代雅言標準音的基礎就是在洛陽一帶,這一點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說古代的普通話是以洛陽話為標準音的。從上古、中古一直沿襲至近代官話,歷時四千多年。
  • “雅”、“夏”古代互通的佐證很多:《左傳》“公子雅”,《韓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簡《孔子詩論》“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榮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這些與“楚”、“越”相對的“雅”、“夏”泛指以為中國歷代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哑言
    2. 啞言
    3. 牙炎
    4. 押燕
    5. 押宴
    6. 雅燕
    7. 压延
    8. 雅豔
    9. 哑子寻梦
    10. 啞噤
    11. 啞默
    12. 啞雜劇
    13. 哑揖
    14. 啞字
    15. 煎鹽
    16. 安山岩
    17. 希顏
    18. 虎盐
    19. 顽颜
    20. 血指汗颜
相關詞語
    1. 雅典
    2. 雅抱
    3. 雅思
    4. 雅謀
    5. 雅儛
    6. 雅謔
    7. 詳雅
    8. 鱼鱼雅雅
    9. 明雅
    10. 豐雅
    11. 不登大雅
    12. 沈雅
    13. 言之有理
    14. 言不及私
    15. 言歸于好
    16. 言鸟
    17. 言氣卑弱
    18. 言必有據
    19. 肆言
    20. 佥言
    21. 隐言
    22. 眾言
    23. 后言
    24. 纳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