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í

ㄆ〡ˊ

部首 阜

部外 8

總筆畫 11

裨 埤 𩫪 𩫫 𩫮 隦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674

左右結構

5232511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rtf

nlhwj

yned

76240

拼音 pí

注音 ㄆ〡ˊ

部首 阜 部外 8總筆劃 10

基本區 9674筆順 5232511312

通 標

陴 基本解釋

● 陴

pí ㄆ〡ˊ《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平支並。支部。


  1. 俾倪,城上的女牆。《説文•𨸏部》:「陴,城上女牆俾倪也。」
  2. 借指城墻。《左傳•成公六年》:「(晋)師還,衛人登陴,晋人謀去故絳。」
  3. 守城。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二》:「諒祚乘駱馬,張黄屋,自出督戰,陴者彍弩射之,中,乃解圍去。」
  4. 山崖。《廣雅•釋邱》:「陴,厓也。」

● 陴

bì ㄅ〡ˋ《集韻》賓彌切,平支幫。


  1. 同「裨」。《集韻•支韻》:「裨,《説文》:『接益也。』或从阜。」

英語 a parapet on a city wall

德語 Wall (S)

法語 parapet

【漢典】

陴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陴 pí

名

(1) (形聲。從阜,卑聲。從阜與高下有關,與建築有關。本義:城上女牆,上有孔穴,可以窺外)

(2) 同本義 [parapet (wall)]

陴,城上女牆俾倪也。——《說文》

撫弦登陴。——南朝齊· 丘遲《與陳伯之書》

守陴者皆哭。——《左傳·宣公十二年》

子產授兵登陴。

(3) 假借爲「髀」。大腿 [hip]

有鬼投其陴。——《呂氏春秋·明理》

【漢典】

陴 國語辭典

陴ㄆㄧˊpí
名
  1. 城上的短牆。《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撫絃登陴,豈不愴悢。」

【漢典】
【戌集中】【阜】 陴·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8

陴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陴·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8

【唐韻】符支切【集韻】【韻會】頻彌切【正韻】蒲靡切,𠀤音脾。【說文】城上女牆俾倪也。【左傳·宣十二年】守陴。

又【成十五年】閉門登陴。

又【集韻】賔彌切,音卑。同裨。接益也。【釋名】陴,裨也,裨助城之高也。

又【集韻】蒲街切,音排。義同。 【說文】籀文作𩫫。

【漢典】
【卷十四】【𨸏】

陴 《說文解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城上女牆俾倪也。从𨸏卑聲。𩫫,籒文陴从𩫖。符支切

《說文解字注》

(陴)城上女牆。俾倪也。土部曰:堞,城上女垣也。凡小者謂之女。女牆卽女垣也。俾倪曡韵字,或作睥睨,或作埤堄。皆俗字。城上爲小牆,作孔穴可以窺外,謂之俾倪。左傳宣十二年:守陴者皆哭。杜注:陴,城上俾倪。釋名云:城上垣曰俾倪。言於其孔中俾倪非常。亦曰陴。陴,裨也。言裨助城之高也。亦曰女牆。从𨸏卑聲。符支切。十六部。

(𩫮)籒文陴。从𩫖。

【漢典】

陴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i˥ 唐代读音 bhiɛ日语读音 HIMEGAKI韩语罗马 PI现代韩语 비

客家话 [海陆腔] bi1 [梅县腔] bi1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英字典] bi1粤语 pei4

近代音 中古音 並母 支韻 平聲 陴小韻 符支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齊部 ;王力系统:並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陴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𩫫」 前2.8.3合36775「𩫫」 說文籀文「陴」
「陴」 說文‧阜部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裨
埤
𩫪
𩫫
𩫮
隦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蚍(pi2)
    2. 肶(pi2)
    3. 㱟(pi2)
    4. 禆(pi2)
    5. 铍(pi2)
    6. 仳(pi2)
    7. 䴽(pi2)
    8. 皮(pi2)
    9. 螕(pi2)
    10. 鞞(pi2)
    11. 芘(pi2)
    12. 罢(pi2)
同部首
    1. 陝
    2. 部
    3. 䧃
    4. 阠
    5. 䧡
    6. 邗
    7. 隓
    8. 险
    9. 鄂
    10. 䧉
    11. 䧫
    12. 阦
同筆畫
    1. 𠉦
    2. 㤳
    3. 盐
    4. 珣
    5. 宺
    6. 㛘
    7. 𠊇
    8. 㢃
    9. 桄
    10. 袊
    11. 𠊌
    12. 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