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阿史那

拼音 ā shǐ nà

注音 ㄚ ㄕˇ ㄣㄚˋ

阿史那 詞語解釋

解釋
  • 古突厥姓氏。
  • © 漢典

    阿史那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阿史那 (古突厥姓氏)

  • 阿史那(Ashina) 爲古突厥統治家族的姓氏,意爲 “高貴的狼”或“貴族狼”,也具有 “藍色” 之意,因此阿史那部也被稱爲 “藍突厥”,藍色並不是指其家族有藍色的眼睛,而是指草原最高天神 “長生天 (騰格里)”,象徵對突厥的最高統治權,該氏族主要與阿史德氏聯姻,突厥滅亡後,被回紇人趕出蒙古草原,降於唐朝,被唐王安置於中國各地,各支逐漸改爲漢姓,後爆發了以該氏族爲首的安史之亂,成爲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中亞東部,蒙古高原西部以及阿爾泰山的遊牧民,阿史那氏第一任可汗伊利可汗率領突厥部衆滅柔然,建立了繼匈奴之後的第二個北方遊牧汗國。由於權力體系不完善,突厥分裂,阿史那氏的沙鉢略可汗和達頭可汗分別建立了東突厥和西突厥,此後阿史那一族逐漸衰落。阿史那出自“平涼雜胡”,匈奴之別種,具有塞種和匈奴血統,是五世紀初被北魏逐出河西走廊的“沮渠氏”,以及它發跡於“高昌西北”之山間牧場,則是可取的史料。阿史那家族投奔於唐朝,之後逐漸漢化改姓,由於家族各支敵對、分裂、廝殺,改爲的姓氏也有所不同,目前已知的有 史、李、闕、默等姓,後裔主要分佈在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甘肅等地,數量極少。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腌臢混沌
      2. 啊喲
      3. 吖啶
      4. 啊唷
      5. 吖吖
      6. 腌臜
      7. 貢納
      8. 允纳
      9. 滾納
      10. 禪衲
      11. 襃纳
      12. 賞納
    相關詞語
      1. 阿罗汉果
      2. 阿谀
      3. 阿平绝倒
      4. 阿底峽
      5. 阿平絕倒
      6. 阿辟
      7. 東阿
      8. 四阿
      9. 刚正不阿
      10. 唯阿
      11. 泉阿
      12. 隅阿
      13. 那咤
      14. 那达
      15. 那裏放着
      16. 那咱晩
      17. 那壁厢
      18. 那搭
      19. 式叉摩那
      20. 麽那
      21. 逾缮那
      22. 么那
      23. 波隆那
      24. 麼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