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阴韵

拼音 yīn yùn

注音 ㄧㄣ ㄩㄣˋ

阴韵 詞語解釋

解釋
1.宋以前韻書﹐皆沿用《切韻》﹐分爲二百零六部。宋淳佑間平水人劉淵增修《禮部韻略》﹐歸併同用各韻爲一百七部﹔元初陰時夫撰《韻府羣玉》﹐又併爲一百六部。元以來詩韻多沿用之﹐通稱平水韻﹐也稱"陰韻"。 2.音韻學家根據古韻母的性質﹐把字音分成三類﹕韻尾是b﹑d﹑g的叫入聲﹔韻尾是m﹑n﹑ng的叫"陽韻"﹔入聲和陽韻以外的叫"陰韻"。
-----------------
國語辭典
陰韻yīn yùnㄧㄣ ㄩㄣˋ
  1. 稱元代陰時夫所訂的韻部。宋以前韻書皆沿襲切韻,分二百六部。平水人劉淵重刊禮韻略,歸併為一百七韻,元時陰時夫兄弟作《韻府群玉》,始併為一百六韻。

  2. 聲韻學上指無鼻音韻尾的韻母。參見「陰聲韻」條。

© 漢典

阴韵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陰韻

  • 音韻學家根據古韻母的性質,把字音分成三類,詩韻多沿用之,通稱平水韻,也稱“陰韻”。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音韵
      2. 音韵
      3. 茵蒀
      4. 阴云
      5. 氤氲
      6. 絪氲
      7. 絪缊
      8. 喑哑叱咤
      9. 姻缘簿
      10. 絪氲
      11. 因革
      12. 陻废
      13. 音息
      14. 腊酝
      15. 倒运
      16. 赍运
      17. 余运
      18. 步运
      19. 九运
    相關詞語
      1. 阴曀
      2. 阴魂幡
      3. 阴宅
      4. 阴方
      5. 阴匿
      6. 阴幽幽
      7. 湿阴
      8. 收阴
      9. 息阴
      10. 冥阴
      11. 绝阴
      12. 元阴
      13. 韵梅
      14. 韵格
      15. 韵类
      16. 韵文
      17. 韵诗
      18. 韵磬
      19. 砧韵
      20. 词韵
      21. 剧韵
      22. 尘韵
      23. 全韵
      24. 山水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