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òu

ㄉㄡˋ

部首 門

部外 10

總筆畫 18

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5D8

上包围结构

251125111251431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gkf

anmti

xdud

77141

拼音 dòu

注音 ㄉㄡˋ

部首 門 部外 10總筆劃 18

統一碼 95D8筆順 251125111251431124

闘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闘

dòu ㄉㄡˋ

     ◎ 古同“鬬”。

英語 struggle, fight, compete, contend

© 漢典
【亥集上】【鬥】 鬭·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4

鬭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闘”字頭,請參考“鬭”字。)
【亥集上】【鬥】 鬭·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韻會】都豆切【正韻】丁𠋫切,𠀤兜去聲。【說文】遇也。【玉篇】爭也。【廣韻】鬭競。【禮·檀弓】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鬭。【孟子】今有同室之人鬭者。【疏】有鬭爭之者。

又姓。【左傳·桓六年】鬭伯比言于楚子。【註】楚大夫。

又【集韻】當侯切,音兜。交爭也。

又叶都故切,音妒。【郭璞·流寓賦】涉幽谷之高關,壯斯世之險固。過王城之丘墉,想穀洛之合鬭。

© 漢典
【卷三】【鬥】

鬭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闘”字頭,請參考“鬭”字:)
【卷三】【鬥】
『說文解字』

遇也。从鬥𣂪聲。都豆切

『說文解字注』

(鬭)遇也。㬪韵。凡今人云鬭接者、是遇之理也。周語。穀雒鬭。將毁王宫。謂二水本異道而忽相接合爲一也。古凡鬭接用鬭字。鬥爭用鬥字。俗皆用鬭爲爭競而鬥廢矣。从鬥。斲聲。都豆切。四部。

© 漢典

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ou˥˧ 日语读音 TATAKAU TATAKAI

潮州话 dou3 dau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闘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日本
異體字
鬭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鬭(dou4)
    2. 斗(dou4)
    3. 瀆(dou4)
    4. 吋(dou4)
    5. 脰(dou4)
    6. 饾(dou4)
    7. 酘(dou4)
    8. 豆(dou4)
    9. 读(dou4)
    10. 逗(dou4)
    11. 㷆(dou4)
    12. 䛠(dou4)
同部首
    1. 間
    2. 閭
    3. 闧
    4. 閃
    5. 䦩
    6. 闞
    7. 䦌
    8. 䦨
    9. 䦪
    10. 䦕
    11. 䦳
    12. 闓
同筆畫
    1. 藫
    2. 䩸
    3. 鯊
    4. 燼
    5. 礔
    6. 䭑
    7. 䎖
    8. 蹤
    9. 瀏
    10. 䥄
    11. 穠
    12. 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