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 基本解釋
闌 國語辭典
門前的遮欄。《說文解字·門部》:「闌,門遮也。」漢·王充《論衡·謝短》:「挂蘆索於戶上,畫虎於門闌。」
欄杆。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獨自暮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手鐲類的飾品。明·陶宗儀《元氏掖庭侈政》:「一人獻柳金簡、翠腕闌。」
姓。如隋代有闌榮。
遮止、阻隔。《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朱己謂魏王章》:「晉國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闌之。」
將盡、晚。常用於酒和時間。如:「酒闌」、「歲闌」。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衰落。南朝宋·鮑照〈園中秋散〉詩:「流枕商聲苦,騷殺年志闌。」唐·白居易〈詠懷詩〉:「白髮滿頭歸得也,詩情酒興漸闌珊。」
擅自、妄。《漢書·卷一○·成帝紀》:「走入橫城門,闌入尚方掖門。」顏師古注引應劭曰:「無符籍妄入宮曰闌。」
【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𠀤音蘭。【說文】門遮也。【戰國策】晉國之去梁也,千里有餘,有河山以闌之。【史記·楚世家】雖儀之所甚願爲門闌之厮者,亦無先大王。【後漢·明帝紀】勞賜縣掾史及門闌走卒。【註】續漢志曰:五伯鈴下待閣門闌部署街里。
又車上闌。【左傳·宣十二年·楚人惎之脫扃註】扃,車上兵闌也。
又【廣韻】晚也。【岑參詩】蕭條芳歲闌。
又【增韻】褪也,衰也。
又【玉篇】牢也。
又【廣韻】希也。飮酒半罷也。【史記·高祖紀】酒闌。【註】闌,言希也。謂飮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杜甫詩】廚人語夜闌。
又【廣韻】盡也。【蔡琰·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
又妄也。【史記·汲黯傳】文吏繩,以爲闌出財物於邊關乎。【註】闌,妄也。
又無符傳出入爲闌。【史記·高祖功臣年表】陽平侯杜相夫闌出函谷關。【前漢·成帝紀】闌入尚方掖門。【註】應劭曰:無符籍妄入宮曰闌。
又腕闌。【元氏掖庭記】元靜懿皇后旦日,人獻翠腕闌。【註】闌,手鐲類。
又闌干。【左思·吳都賦】珠琲闌干。【註】闌干,猶縱橫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闌註】屬越巂郡。
又【集韻】郞旰切。同𢒞。文也。或作斕。亦省。
又【韻補】叶陵延切,音連。【蘇軾·遊東西巖詩】况復情所鍾,感槩萃中年。正賴絲與竹,陶寫有餘歡。常恐兒輩覺,坐令高趣闌。歡音軒。
闌 字源字形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