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門下省

拼音 mén xià shěng

注音 ㄇㄣˊ ㄒㄧㄚˋ ㄕㄥˇ

門下省 詞語解釋

解釋
1.亦省稱"門下"。 2.官署名。後漢謂侍中寺。晉時因其掌管門下衆事,始稱門下省。南北朝因之,與中書省﹑尚書省並立,侍中爲長官。隋承其制。唐龍朔二年改名東臺,咸亨初復舊稱,武則天臨朝,改名鸞堂﹑鸞臺。神龍初復舊稱,開元元年改名黃門省,五年仍復舊稱。宋因之,元廢。門下省掌受天下之成事,審查詔令,駁正違失,受發通進奏狀,進請寶印等。其長官初名侍中,後又或稱左相﹑黃門監等。
-----------------
國語辭典
門下省mén xià shěngㄇㄣˊ ㄒㄧㄚˋ ㄕㄥˇ
  1. 職官名。本為秦、漢時服務皇室的機構,晉時始名門下省,掌獻納諫正及司進御之職。於元朝始廢。因唐時一度更名為黃門省,且職掌樞要,故也稱為「黃門」。

© 漢典

門下省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門下省

  • “門下省”爲官署名稱,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機構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宮內侍從官的辦事機構,後來隋朝和唐朝開始正式設立的三省六部製成爲與尚書省、中書省的三省之一。其稱爲門下省,始自西晉。
  • 門下省一般設有:侍中二人,正三品。掌出納帝命,相禮儀。凡國家之務,與中書令參總,而顓判省事。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門下生
      2. 捫涉
      3. 亹源
      4. 捫攖
      5. 菛冬
      6. 捫舌
      7. 捫摸
      8. 避眚
      9. 一眚
      10. 雞眚
      11. 祥眚
      12. 黑眚
      13. 逆眚
    相關詞語
      1. 門尹
      2. 門楔
      3. 門資
      4. 門洞
      5. 門扉
      6. 門竅
      7. 登龍門
      8. 油門
      9. 并門
      10. 大拜門
      11. 胥門
      12. 家門
      13. 省憶
      14. 省減
      15. 省度
      16. 省的
      17. 省筆
      18. 省員
      19. 淸淨白省
      20. 後省
      21. 十八省
      22. 漠南四省
      23. 慰省
      24. 紫微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