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iá

ㄐㄧㄚˊ

部首 金

部外 6

總筆畫 11

繁體 鋏

鋏 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4D7

左右結構

3111514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guw|qgud

opkt

pbuo

85780

拼音 jiá

注音 ㄐㄧㄚˊ

部首 金 部外 6總筆劃 11

基本區 94D7筆順 31115143134

標

铗 基本解釋

● 鋏

(鋏)

jiá ㄐㄧㄚˊ


  1. 冶鑄用的鉗:火~。鐵~子。
  2. 劍。
  3. 劍柄。

英語 tongs, pincers; dagger; sword

德語 Degen, Säbel (S)

法語 pinces pour utiliser avec un feu,épée

【漢典】

铗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鋏

鋏 jiá

名

(1) (形聲。從金,夾聲。本義:鐵鉗)

(2) 同本義 [pincers]。如:火鋏;鐵鋏子

(3) 劍 [sword]

帶長鋏之陸離兮。——《楚辭·涉江》

(4) 劍柄 [hilt]

長鋏歸來乎!——《戰國策·齊策》

【漢典】
【戌集上】【金】 鋏·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鋏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铗」字頭,请參考「鋏」字。)
【戌集上】【金】 鋏·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唐韻】吉叶切【集韻】【韻會】吉協切【正韻】古協切,𠀤音頰。【說文】可以持冶器鑄熔者也。从金夾聲。一曰若挾持。【徐曰】金鐵夾持鑄鍋者。

又【玉篇】劒也。【戰國策】馮驩彈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左思·吳都賦】毛羣以齒角爲矛鋏。【註】鋏,刀身劒鋒,有長鋏短鋏。

又通作夾。【莊子·說劒篇】韓魏爲夾。【註】夾,古協反。把也。一本作鋏。

【漢典】
【卷十四】【金】

↳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铗」字頭,请參考「鋏」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可以持冶器鑄鎔者。从金夾聲,讀若漁人莢魚之莢。一曰若挾持。古叶切

《說文解字注》

(鋏)可㠯持冶器鑄鎔者也。冶器者鑄於鎔中。則以此物夾而出之。此物金爲之。故从金。从金。夾聲。古叶切。八部。讀若漁人夾雨之夾。夾二徐作莢。非。今正。周禮幷夾取矢。一曰若挾持。一謂讀若挾持之挾。

【漢典】

铗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Ą˧˥

粤语 gaap3潮州话 giap4 [澄海]giak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铗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鋏」。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鋏」 說文‧金部「鋏」 「铗」「铗」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鋏
𨦇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唊(jia2)
    2. 㔠(jia2)
    3. 裌(jia2)
    4. 颉(jia2)
    5. 蛺(jia2)
    6. 鵊(jia2)
    7. 㼪(jia2)
    8. 莢(jia2)
    9. 荚(jia2)
    10. 颊(jia2)
    11. 鋏(jia2)
    12. 䘥(jia2)
同部首
    1. 钻
    2. 钿
    3. 钲
    4. 钮
    5. 钥
    6. 钵
    7. 镭
    8. 铭
    9. 镐
    10. 镜
    11. 铐
    12. 锊
同筆畫
    1. 涯
    2. 椘
    3. 軟
    4. 許
    5. 㲔
    6. 桰
    7. 蛁
    8. 殒
    9. 菵
    10. 萕
    11. 铐
    12. 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