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iāng

ㄑㄧㄤ

部首 金

部外 11

總筆畫 19

簡體 锵

锵 𢐓 𨪙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3D8

左右結構

3411243152133544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nhf|quqf

cvmi

pzrd

87142

拼音 qiāng

注音 ㄑㄧㄤ

部首 金 部外 11總筆劃 19

基本區 93D8筆順 3411243152133544124

通

鏘 基本解釋

● 鏘

qiāng ㄑㄧㄤˉ


  1. 見「鏘」。

英語 tinkle, clang, jingle

德語 Klang kleiner Glocken

法語 (onom.)​ tintement

【漢典】

鏘 國語辭典

鏘ㄑㄧㄤqiāng
狀
  1. 形容撞擊金石的聲音。如:「鼕鼕鏘鏘」。《禮記·玉藻》:「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

【漢典】
【戌集上】【金】 鏘·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1

鏘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鏘·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1

〔古文〕𢐓【廣韻】七羊切【集韻】【正韻】千羊切,𠀤音瑲。【玉篇】鏘鏘,聲也。【廣韻】鏗鏘。【集韻】玉聲也。一曰樂聲。【詩·大雅】八鸞鏘鏘。【箋】鏘鏘,鳴聲。【左傳·莊二十二年】鳳凰于飛,和鳴鏘鏘。【禮·玉藻】然後玉鏘鳴也。【註】鏘,聲也。

又【後漢·張衡傳】踰高閣之鏘鏘。【註】鏘鏘,高貌。

又與蹌通。【禮·曲禮】士蹌蹌。【註】蹌,本又作鶬。或作鏘。【疏】容貌舒揚也。

又【集韻】初耕切,音琤。義同。

【漢典】

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ŋ˥ 唐代读音 tsiɑng韩语罗马 CANG现代韩语 장

客家话 [海陆腔] ciong1 cong1 [客语拼音字汇] jiong1 qiong1 [客英字典] ciong1 [梅县腔] ciong1 [台湾四县腔] ciong1 cong1 [宝安腔] ciong1 ziong1粤语 coeng1

近代音 清母 江陽韻 平聲陰 槍小空;中古音 清母 陽韻 平聲 鏘小韻 七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唐部 ;王力系统:清母 陽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鏘」老子乙前94下 「鏘」 「锵」 「鏘」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锵
𢐓
𨪙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戕(qiang1)
    2. 蜣(qiang1)
    3. 獇(qiang1)
    4. 溬(qiang1)
    5. 搶(qiang1)
    6. 嶈(qiang1)
    7. 𠒌(qiang1)
    8. 瑲(qiang1)
    9. 鎗(qiang1)
    10. 呛(qiang1)
    11. 羫(qiang1)
    12. 戧(qiang1)
同部首
    1. 釺
    2. 鑓
    3. 銓
    4. 鐥
    5. 銒
    6. 銣
    7. 鋦
    8. 鋖
    9. 鈇
    10. 銑
    11. 鎼
    12. 鍻
同筆畫
    1. 譌
    2. 顖
    3. 䃰
    4. 䰈
    5. 鯣
    6. 關
    7. 寳
    8. 䚐
    9. 儳
    10. 㶏
    11. 䜍
    12. 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