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ōu

ㄊㄡ

部首 金

部外 9

總筆畫 17

鋀 𨪐 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36E

左右結構

341124313412511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wgj

comn

poqk

88121

拼音 tōu

注音 ㄊㄡ

部首 金 部外 9總筆劃 17

基本區 936E筆順 34112431341251122

鍮 基本解釋

● 鍮

tōu ㄊㄡˉ


  1. 黃銅礦石:「土沃,產~」。
  2. 姓。

英語 brass

【漢典】

鍮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鍮 tōu

名

(1) 鍮石,又簡稱「鍮」 [chalcopyrite]。一種黃色有光澤的礦石,即黃銅礦或自然銅

鍮石似金而非金也。——唐· 慧琳《一切經音義》

(2) 又指人造鍮。即以爐甘石(菱鋅礦)與銅共煉而得的一種銅鋅合金 [calamine-copper alloy]

呂盧甘石鍊銅成鍮。——《六書故》

【漢典】

鍮 國語辭典

鍮ㄊㄡtōu
名
  1. 黃銅。《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康傳》:「綿地四千里,山周其外,土沃,產鍮、水精。」也稱為「鍮石」、「真鍮」。

【漢典】
【戌集上】【金】 鍮·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鍮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鍮·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9

【廣韻】託侯切【集韻】【韻會】他侯切,𠀤音偷。【玉篇】鍮石似金。【一統志】荅兒密,古之丹眉流國,產鍮石。【格古要論】鍮石,自然銅之精也。今爐甘石煉成者,假鍮也。崔昉曰:銅一斤,爐甘石一斤,煉之成鍮石。眞鍮生波斯國者,如黃金燒之,赤色不黑。【本草綱目】水銀墮地,鍮石可引上。

又姓。【正字通】南涼臣鍮勿倫。 【集韻】或作鋀。

【漢典】
【卷十四】【金】

↳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鍮」字頭,请參考「𨪐」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酒器也。从金,𠁁象器形。

𠁁,𠁁或省金。大口切

《說文解字注》

(𨪐)酒器也。未聞。或曰卽行葦之大斗,非是。毛傳大斗長三尺,謂勺柄長三尺也。从金𠁁。象器形。大口切。四部。

(𠁁)𨪐或省金。斲字用爲聲。

【漢典】

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ou˥ 韩语罗马 YU现代韩语 유越南语 tha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eu1 [客英字典] teu1 [海陆腔] teu1 [梅县腔] teu1粤语 tau1潮州话 tau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鍮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鋀
𨪐
𨱎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偷(tou1)
    2. 鋀(tou1)
    3. 婾(tou1)
    4. 愉(tou1)
    5. 媮(tou1)
    6. 緰(tou1)
    7. 𠁁(tou1)
    8. 偸(tou1)
同部首
    1. 鎃
    2. 鉒
    3. 銛
    4. 鏯
    5. 銢
    6. 釻
    7. 鎴
    8. 鑸
    9. 鍬
    10. 鍵
    11. 錝
    12. 鏝
同筆畫
    1. 㸁
    2. 褻
    3. 䨞
    4. 簇
    5. 嬺
    6. 䩭
    7. 鵀
    8. 禮
    9. 䞽
    10. 繁
    11. 賸
    12. 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