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óu

xiàng

ㄏㄡˊ

ㄒㄧㄤˋ

部首 金

部外 6

總筆畫 14

缿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297

左右结构

3411243133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rgk

chmr

ppaj

82161

拼音 hóu xiàng

注音 ㄏㄡˊ ㄒㄧㄤˋ

部首 金 部外 6總筆劃 14

統一碼 9297筆順 34112431331251

銗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銗

hóu ㄏㄡˊ

     ◎ 〔鏂~〕見“鏂”。

其它字義


● 銗

xiàng ㄒㄧㄤˋ

     ◎ 古同“缿”,古代一種接受告密文書或儲蓄錢幣用的器具,腹大口窄,東西放進去不易從入口處取出:“投~購告言奸。”

© 漢典

銗 國語辭典

銗ㄒㄧㄤˋxiàng
名
  1. 古代用來收受告密文書的器具。《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楊僕傳》:「吏苛察,盜賊惡少年投銗購告言姦。」同「缿 」。

© 漢典
【戌集上】【金】 銗·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銗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銗·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集韻】胡溝切,音侯。頸鉗也。【博雅】錏鍜謂之鏂銗。

又【前漢·義縱傳】投銗購告言姦。【註】銗,所以受投書也。

© 漢典
【卷五】【缶】

缿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銗”字頭,請參考“缿”字:)
【卷五】【缶】
『說文解字』

受錢器也。从缶后聲。古以瓦,今以竹。大口切。又,胡講切文二十一 重一

『說文解字注』

(缿)受錢器也。易入難出器也。史記酷吏列傳。惡少年投缿。漢書。趙廣漢敎吏爲缿筩。蘇林曰。缿如瓨。可受投書。師古曰。缿、若今盛錢藏甁。爲小孔。可入而不可出。从缶。后聲。大口切。又胡講切。按胡講、音之轉也。古音在四部。大當作火。古㠯瓦。今㠯竹。說从缶之意也。趙傳缿筩。缿卽以瓦者。筩卽以竹者。許云今以竹。則許時用竹者多也。今巿中錢筩皆用竹。

© 漢典

銗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ou˧˥; ɕiɑŋ˥˧ 日语读音 KUBIKASE

粤语 hau4 hong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銗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缿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睺(hou2)
    2. 㺅(hou2)
    3. 㗋(hou2)
    4. 㤧(hou2)
    5. 餱(hou2)
    6. 葔(hou2)
    7. 鯸(hou2)
    8. 䫛(hou2)
    9. 㬋(hou2)
    10. 糇(hou2)
    11. 矦(hou2)
    12. 鍭(hou2)
    13. 象(xiang4)
    14. 巷(xiang4)
    15. 向(xiang4)
    16. 项(xiang4)
    17. 項(xiang4)
    18. 䣈(xiang4)
    19. 像(xiang4)
    20. 闂(xiang4)
    21. 鱌(xiang4)
    22. 䤔(xiang4)
    23. 嚮(xiang4)
    24. 勨(xiang4)
同部首
    1. 銛
    2. 䥔
    3. 銽
    4. 䥙
    5. 鉞
    6. 鎎
    7. 鐚
    8. 鎉
    9. 鏂
    10. 釔
    11. 鏘
    12. 鐃
同筆畫
    1. 靘
    2. 綣
    3. 熄
    4. 算
    5. 僴
    6. 頕
    7. 㜗
    8. 塶
    9. 㜙
    10. 撗
    11. 僣
    12. 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