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針灸

拼音 zhēn jiǔ

注音 ㄓㄣ ㄐㄧㄡˇ

針灸 詞語解釋

解釋

◎ 針灸,針灸療法 zhēnjiǔ,zhēnjiǔ liáofǎ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以針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針法是用金屬製成的針,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運用手法,以調整營衛氣血;灸法是用艾絨搓成艾條或艾炷,點燃以溫灼穴位的皮膚表面,達到溫通經脈、調和氣血的目的

-----------------
國語辭典
針灸zhēn jiǔ ㄓㄣ ㄐㄧㄡˇ
  • 一種中醫療法。為針法和灸法的合稱。用特製的金屬針,或燃燒的艾絨,刺激經脈穴道治療疾病。也作「鍼灸」。

英語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o give or hav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德語 Akupunktur und Moxibustion (S, Med)​

法語 acupuncture et moxibustion

© 漢典

針灸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針灸

  •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
  • 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撚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刺入點稱為人體腧穴,簡稱穴位。根據最新針灸學教材統計,人體共有361個正經穴位。
  • 灸法是以預製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通常以艾草最為常用,故而稱為艾灸,另有隔藥灸、柳條灸、燈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的多是艾條灸。
  •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東方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 2006年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針灸經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斟酒
    2. 鍼灸
    3. 賑救
    4. 軫救
    5. 砧臼
    6. 鴆酒
    7. 振救
    8. 斟酒
    9. 榛薈
    10. 貞脆
    11. 貞廉
    12. 真士
    13. 珍鮮
    14. 真我
    15. 眞一酒
    16. 中九
    17. 名酒
    18. 牢酒
    19. 食酒
    20. 酴縻酒
相關詞語
    1. 針鋩
    2. 針刺
    3. 針鼻兒
    4. 針形葉
    5. 針鋒相投
    6. 針劑
    7. 磨鐵成針
    8. 秧針
    9. 寒暑針
    10. 指針
    11. 枝針
    12. 避雷針
    13. 灸瘡
    14. 灸法
    15. 灸詐
    16. 灸頞
    17. 灸療
    18. 灸治
    19. 蠻針瞎灸
    20. 天灸
    21. 鍼灸
    22. 關灸
    23. 內灸
    24. 艾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