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uó

ㄊㄨㄛˊ

部首 酉

部外 5

總筆畫 12

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161

左右结构

125351144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gpx

mwjp

fdwr

13612

拼音 tuó

注音 ㄊㄨㄛˊ

部首 酉 部外 5總筆劃 12

統一碼 9161筆順 125351144535

標

酡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酡

tuó ㄊㄨㄛˊ

     ◎ 飲酒後臉色變紅,將醉:~顏。~然。

英語 flushed; rubicund

德語 durchflutet, scheuchte auf

法語 rincé (de boire)​

© 漢典

酡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酡 tuó

〈形〉

(1) 飲酒臉紅的樣子 [(of one's face)be flushed with wine]。如:酡顏(飲酒紅臉);酡紅(像飲酒後臉上泛現的紅色);酡然(飲酒臉紅的樣子)

(2) 泛指臉紅 [(of one's face)be flushed]

脩名未立身將老,青史當前面易酡。——柳亞子《奇淚》

常用詞組


酡顏
© 漢典

酡 國語辭典

酡ㄊㄨㄛˊtuó
動
  1. 因飲酒而臉色泛紅。《楚辭·宋玉·招魂》:「美人既醉,朱顏酡些。」宋·陸游〈題嚴州王秀才山水枕屏〉詩:「驛亭沃酒醉臉酡,長笛腰鼓雜巴歌。」

形
  1. 紅潤的、泛紅的。《水滸傳·第五三回》:「蒼然古貌,鶴髮酡顏。」

© 漢典
【酉集下】【酉】 酡·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酡 《康熙字典》

【酉集下】【酉】 酡·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酡。【玉篇】飮酒朱顏貌。【集韻】飮而赭色著面也。【增韻】酒容也。【楚辭·招魂】美人旣醉,朱顏酡些。【謝惠連·雪賦】朱顏酡兮思自親。【集韻】或作𨠑。

又【集韻】待可切,音拕。將醉謂之酡。

© 漢典

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o˧˥ 日语读音 AKARAMU

客家话 [海陆腔] to2 [客英字典] to2 [宝安腔] to2 [梅县腔] to2 [台湾四县腔] to2 [客语拼音字汇] to2粤语 to4潮州话 to5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歌韻 平聲 駝小韻 徒河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歌部 ;王力系统:定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酡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𨠑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䡐(tuo2)
    2. 沲(tuo2)
    3. 驮(tuo2)
    4. 碢(tuo2)
    5. 䍫(tuo2)
    6. 騨(tuo2)
    7. 佗(tuo2)
    8. 岮(tuo2)
    9. 跎(tuo2)
    10. 驝(tuo2)
    11. 㸰(tuo2)
    12. 陁(tuo2)
同部首
    1. 醭
    2. 釁
    3. 醕
    4. 醴
    5. 䣭
    6. 䣳
    7. 酺
    8. 酧
    9. 醦
    10. 醣
    11. 酫
    12. 醨
同筆畫
    1. 琚
    2. 鈃
    3. 遃
    4. 鹀
    5. 遍
    6. 䖱
    7. 逼
    8. 䖑
    9. 琝
    10. 蒀
    11. 䛐
    12. 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