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鄭衛之音

拼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注音 ㄓㄥˋ ㄨㄟˋ ㄓ ㄧㄣ

鄭衛之音 詞語解釋

解釋
  • 春秋·戰國時鄭·衛兩國的民間音樂。因不同於雅樂,曾被儒家斥為“亂世之音”。
  • 泛指淫靡的音樂。
  • 指靡麗的文風。
  • -----------------
    國語辭典
    鄭衛之音zhèng wèi zhī yīnㄓㄥˋ ㄨㄟˋ ㄓ ㄧㄣ
    1. 本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因儒家認為其音淫靡,不同於雅樂,故斥之為淫聲。《禮記.樂記》:「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鄭衛之音興。」也作「鄭衛之曲」、「鄭衛之聲」。近濮上之音,靡靡之音

    © 漢典

    鄭衛之音 成語解釋

    【解釋】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出處】《禮記·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 漢典

    鄭衛之音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鄭衛之音

  • 一般認爲“鄭衛之音”概念的界定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一切非官方的民間音樂,即與正統雅樂相對應的民間俗樂。而狹義主要是指春秋時期在各個諸侯國興起的以鄭國、衛國地區(今河南省新鄭、滑縣一帶)代表的民間音樂。
  • “鄭衛之音”,即鄭、衛兩國(個河南中部與東部)的民間音樂。這一地區早期是商民族聚居區。武王伐紂滅商後,將其一分爲二,分別建立諸侯國,以監視殷商遺民,防其作亂。但武王死後,管叔、蔡叔和武庚勾結叛亂,周公旦率軍鎮壓,並將該地分封於康叔(武王之弟)永久監管。因此,可以說“鄭衛之音”,實際上就是保留了商民族音樂傳統的“前朝遺聲”。由於它表達感情的奔放、熱烈和大膽,也內含着某種團聚意識,因而使獨尊“雅樂”的周王室及其維護者常常加以排斥和否定。
  • 鄭、衛兩國保存了豐富的民間音樂。《詩經·國風》凡160篇,鄭風、衛風合爲31篇,約佔五分之一。各國“風”詩,多是短小歌謠,“鄭風”、“衛風”中卻有一些大段的分節歌,可以想見其音樂結構的繁複變化。在一些反映民俗生活的詩篇中,常有對男女互贈禮物(《詩經·鄭風·溱侑》)、互訴衷腸的愛情場面的描寫,隱隱透露出一股浪漫氣息,產生了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鄭衞之音
      2. 鄭衞之音
      3. 正相
      4. 證言
      5. 正訂
      6. 正夢
      7. 正本澄源
      8. 正正經經
      9. 藉蔭
      10. 連婣
      11. 輔殷
      12. 世蔭
      13. 丘闉
      14. 墮溷飄茵
    相關詞語
      1. 鄭州市
      2. 鄭白
      3. 鄭五歇後
      4. 鄭鼠
      5. 鄭琴
      6. 鄭成功
      7. 服鄭
      8. 孔鄭
      9. 賈馬服鄭
      10. 繁鄭
      11. 雅鄭
      12. 馬鄭
      13. 音叉
      14. 音樂電鈴
      15. 音容笑貌
      16. 音韻學
      17. 音學十書
      18. 音指
      19. 雙唇音
      20. 潮音
      21. 尾音
      22. 比音
      23. 玉音
      24. 裁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