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íng

ㄇㄧㄥˊ

部首 邑

部外 10

總筆畫 13

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10D

左右结构

4525114134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jub

bcnl

wwoy

37827

拼音 míng

注音 ㄇㄧㄥˊ

部首 邑 部外 10總筆劃 12

統一碼 910D筆順 452511413452

鄍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鄍

míng ㄇㄧㄥˊ

     ◎ 古邑名,中國春秋時虞地,後屬晉,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

英語 a town in Shandong province

德語 Ortsname (S)

法語 (nom de lieu)​

© 漢典

鄍 國語辭典

鄍ㄇㄧㄥˊmíng
名
  1. 地名。春秋時虞邑地,後屬晉,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平陸縣東北。

© 漢典
【酉集下】【邑】 鄍·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鄍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鄍·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𠀤音冥。邑名。【左傳·僖二年】伐鄍三門。【註】鄍,虞邑也。

又【成二年】公會晉師于上鄍。【註】地名。闕。◎按《後漢·郡國志》有鄍聚,註:服虔曰:晉別都。《博物志》曰:諸侯會于溟亭,蓋晉地也。大約晉滅虞後,其地遂爲晉有,故《說文》直以鄍爲晉地,而不復原其爲虞邑也。

© 漢典
【卷六】【邑】

鄍 《说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晉邑也。从邑冥聲。《春秋傳》曰:“伐鄍三門。”莫經切

『說文解字注』

(鄍)晉邑也。左傳僖二年。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爲不道。入自顚軨。伐鄍三門。服虔曰。謂冀伐晉也。下文冀之旣病。亦唯君故。謂虞助晉也。將欲假道稱前恩以誘之。按服說是也。杜云鄍、虞邑。非也。許同服說。从邑。冥聲。莫經切。十一部。春秋傳曰。伐鄍三門是也。

© 漢典

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iŋ˧˥

粤语 ming4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青韻 平聲 冥小韻 莫經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青部 ;王力系统:明母 耕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鄍」 說文‧邑部「鄍」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𨝊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溟(ming2)
    2. 䫤(ming2)
    3. 瞑(ming2)
    4. 嫇(ming2)
    5. 䊅(ming2)
    6. 䳟(ming2)
    7. 鸣(ming2)
    8. 蓂(ming2)
    9. 鳴(ming2)
    10. 洺(ming2)
    11. 茗(ming2)
    12. 暝(ming2)
同部首
    1. 都
    2. 䢴
    3. 隥
    4. 鄏
    5. 陶
    6. 鄭
    7. 䧗
    8. 隨
    9. 䧎
    10. 陬
    11. 陓
    12. 际
同筆畫
    1. 裡
    2. 鈕
    3. 裂
    4. 㨕
    5. 骗
    6. 寔
    7. 䬦
    8. 雄
    9. 詊
    10. 㜂
    11. 萶
    12. 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