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jù

ㄐㄩˋ

部首 邑

部外 5

總筆畫 8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0AD

左右结构

3525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kbh

prnl

ryjy

27627

拼音 jù

注音 ㄐㄩˋ

部首 邑 部外 5總筆劃 7

統一碼 90AD筆順 3525152

邭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邭

jù ㄐㄩˋ

     ◎ 古地名。

© 漢典
【酉集下】【邑】 邭·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邭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邭·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廣韻】九遇切【集韻】俱遇切,𠀤音屨。【說文】地名。

又【廣韻】權俱切【集韻】其俱切,𠀤音衢。【玉篇】地名。

© 漢典
【卷六】【邑】

邭 《说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地名。从邑句聲。其俱切

『說文解字注』

(邭)地名。左傳注多不言名。如毛傳云水也、山也、地也、皆是。許君亦不言名。如郣地也、邭地也、以及邑也、國也、皆是。凡言名者、後人所改。从邑。句聲。其俱切。四部。

© 漢典

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y˥˧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邭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邭」 包2.28「邭」 說文‧邑部「邭」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颶(ju4)
    2. 螶(ju4)
    3. 㳥(ju4)
    4. 聚(ju4)
    5. 埾(ju4)
    6. 㨿(ju4)
    7. 秬(ju4)
    8. 沮(ju4)
    9. 寠(ju4)
    10. 句(ju4)
    11. 焣(ju4)
    12. 钜(ju4)
同部首
    1. 陸
    2. 陲
    3. 䧟
    4. 陿
    5. 鄈
    6. 阷
    7. 䧄
    8. 險
    9. 隔
    10. 险
    11. 陸
    12. 隮
同筆畫
    1. 扼
    2. 茾
    3. 忰
    4. 㼙
    5. 吷
    6. 毐
    7. 纸
    8. 坞
    9. 䒠
    10. 沆
    11. 𠇧
    12. 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