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wū

ㄨ

部首 邑

部外 4

總筆畫 7

繁體 鄔

鄔 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90AC

左右结构

355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ngb|tnnb

pmnl

rzay

27127

拼音 wū

注音 ㄨ

部首 邑 部外 4總筆劃 6

統一碼 90AC筆順 355152

標

邬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鄔

(鄔)

wū ㄨˉ

  1. 古地名(a.在今中國河南省偃師縣;b.在今中國山西省介休縣)。
  2. 姓。

英語 various place names; surname

德語 Wu (Eig, Fam)

法語 nom de pays,(nom de famille)​

© 漢典

邬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鄔

鄔 Wū

〈名〉

(1) 古地名 [Wu, ancient place name]

(2) 春秋鄭邑,後入周。在今河南省偃師縣西南

(3) 春秋晉地,在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北

司馬彌牟爲 鄔大夫。——《左傳》

© 漢典
【酉集下】【邑】 鄔·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鄔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邬”字頭,請參考“鄔”字。)
【酉集下】【邑】 鄔·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正韻】安古切【集韻】【韻會】於五切,𠀤音隖。縣名。【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蔿、邘之田于鄭。【註】河南緱氏縣西南有鄔聚。

又晉地。【左傳·昭二十八年】司馬彌牟爲鄔大夫。【註】今汾州介休縣有故鄔城。

又【廣韻】哀都切【集韻】汪胡切,𠀤音烏。

又【廣韻】依倨切【集韻】依據切,𠀤音飫。義𠀤同。

© 漢典
【卷六】【邑】

鄔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邬”字頭,請參考“鄔”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太原縣。从邑烏聲。安古切

『說文解字注』
大原縣。二志同。前志曰。晉大夫司馬彌牟邑。按彌牟爲鄔大夫。見昭二十八年左傳。前此有鄔臧。以邑爲氏。戴先生曰。今山西汾州府介休縣縣東三十五里有故鄔城、漢縣也。其北魏之鄔城、在今介休縣東四十五里。俗譌武城。从邑。烏聲。安古切。五部。按據許字從烏。以烏爲聲甚明。此所以字林乙袪反。郭樸三蒼解詁音瘀、於庶反。闞駰音厭飫之飫、重言之也。陸氏左傳音義乃云太原縣字、從焉作鄢。誤甚。且云舊音烏戸反非。當從於庶反。夫於庶與烏戸、亦南朝魚虞斂侈之辨耳。安有是非也。
© 漢典

邬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u˥

粤语 wu1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邬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鄔」。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鄔」 說文‧邑部「鄔」 「邬」「邬」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鄔
𣃶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屋(wu1)
    2. 鴮(wu1)
    3. 嗚(wu1)
    4. 诬(wu1)
    5. 誣(wu1)
    6. 汚(wu1)
    7. 鎢(wu1)
    8. 鄔(wu1)
    9. 鰞(wu1)
    10. 呜(wu1)
    11. 烏(wu1)
    12. 洿(wu1)
同部首
    1. 䧗
    2. 邤
    3. 隞
    4. 随
    5. 鄲
    6. 隂
    7. 鄏
    8. 阵
    9. 陙
    10. 郬
    11. 隁
    12. 郅
同筆畫
    1. 庆
    2. 𠔈
    3. 㠵
    4. 𠆸
    5. 企
    6. 刓
    7. 当
    8. 𠃧
    9. 㕦
    10. 多
    11. 𠂭
    12. 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