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還俗

拼音 huán sú

注音 ㄏㄨㄢˊ ㄙㄨˊ

還俗 詞語解釋

解釋

◎ 還俗 huánsú

[secularize;leave the order and resume secular life] 出家的僧、尼、道恢復普通人的身分

-----------------
國語辭典
還俗huán sú ㄏㄨㄢˊ ㄙㄨˊ
  1. 出家人捨戒恢復在家人的身分。《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罷佛法時,師賢假為醫術還俗,而守道不改。」《西遊記.第二三回》:「你在此間還俗,卻不是兩全其美?」反出家

英語 to return to normal life (leaving a monastic order)​

德語 Säkularisation (S)​

法語 revenir à la vie profane (en quittant un ordre monastique)​, séculariser

© 漢典

還俗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還俗 (佛教用語)

  • 還俗,佛教用語。原本是指僧尼因爲破戒,依律被逐出僧團而返回俗家,恢復世俗人士的身份,故稱還俗。若因個人諸多因素,自願舍戒離開僧團而返回俗家,恢復世俗人士的身份,則稱爲歸俗,也稱反俗。但到了後來,還俗也包含有歸俗的意思在內了,不一定是指負面的意思。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爲歷代的禁佛、廢佛活動等政治因素,下令全國的僧尼還俗,例如三武滅佛。反之,也有因非自願的情況下出家,直到獲得準允後才得以還俗,例如後宮的嬪妃、隨侍的奴婢,以及年幼的子女(送去佛寺當小沙彌)等。
  • 佛教的比丘最多可以還俗七次;但比丘尼則僅能還俗一次。相對於男性,女人對家庭的依賴較重、情執也較重,意志沒有男人堅定。所以佛陀特別針對女衆的習氣,規定只有一次出家機會,希望女衆慎重決定三思而行,也能使女衆珍惜出家的因緣。
  • 除了佛教,在道教中的道士、女冠也常有還俗的情況發生。另外,西方宗教的修道者如修士、修女等不再繼續修道時,中文亦稱爲還俗。中外歷史上,許多宗教皆有因受到政治力的介入,而遭到主政者下令拆毀宗教建築物、禁止傳教、強迫還俗的事況發生,造成宗教災難(簡稱教難,佛教徒則多稱爲法難),是屬於宗教迫害的其中一種形式。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環素
      2. 環駭
      3. 寰宇記
      4. 環紆
      5. 環激
      6. 環念
      7. 桓溫
    相關詞語
      1. 還羽
      2. 還回
      3. 還拜
      4. 還音
      5. 還軫
      6. 還淳反樸
      7. 匹馬不還
      8. 九還
      9. 錦還
      10. 好還
      11. 往還
      12. 小還
      13. 俗塵
      14. 俗解
      15. 俗間
      16. 俗語
      17. 俗閫
      18. 俗格
      19. 積俗
      20. 附俗
      21. 方俗
      22. 謡俗
      23. 習俗
      24. 通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