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道不拾遺

拼音 dào bù shí yí

注音 ㄉㄠˋ ㄅㄨˋ ㄕˊ ㄧˊ

道不拾遺 詞語解釋

解釋

◎ 道不拾遺 dàobùshíyí

[no one pockets anything found on the road;no one would keep lost articles found by the roadside] 無人撿取路上失物。形容刑法嚴峻,無人敢犯法。也形容民風廉直,社會安寧

爲長陵令,道不拾遺。——《漢書·何並傳》

-----------------
國語辭典
道不拾遺dào bù shí yíㄉㄠˋ ㄅㄨˋ ㄕˊ ㄧˊ
  1. 財物遺失在路上,無人會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良好,人民安居樂業。《韓非子.內儲說下》:「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資治通鑑.卷二.周紀二.顯王十四年》:「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也作「路不拾遺」、「路無拾遺」。

英語 lit. no one picks up lost articles in the street (idiom)​, fig. honesty prevails throughout society

© 漢典

道不拾遺 成語解釋

【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戰國策·秦策一》:“道不拾遺,民不妄取。”

【示例】人人稱讚~,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風氣。

【近義詞】路不拾遺

【反義詞】打家劫舍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漢典

道不拾遺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道不拾遺

  • 道不拾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dào bù shí yí,意思是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倒扣針兒
      2. 到錯
      3. 盜奪
      4. 盜毁
      5. 盜夥
      6. 倒插門
      7. 擅移
      8. 支頤
      9. 轉移
      10. 天彜
      11. 壼彛
      12. 百夷
    相關詞語
      1. 道令紙
      2. 道喜
      3. 道學味
      4. 道冠兒
      5. 道論
      6. 道著
      7. 嗔道
      8. 梯道
      9. 餓殍滿道
      10. 系道
      11. 狎道
      12. 向道
      13. 遺卷
      14. 遺簪弊履
      15. 遺緒
      16. 遺履
      17. 遺臣
      18. 遺骼
      19. 掇遺
      20. 道不舉遺
      21. 寄遺
      22. 賄遺
      23. 涓滴不遺
      24. 資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