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通宝

拼音 tōng bǎo

注音 ㄊㄨㄙ ㄅㄠˇ

通宝 詞語解釋

解釋
  • 中國舊時錢幣的一種名稱。起於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鑄造的“開元通寶”。以後歷代都曾沿用,“通寶”二字前常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鑄於幣面。如南唐的“唐國通寶”、宋代的“太平通寶”、元代的“至正通寶”、明代的“大明通寶”、清代的“康熙通寶”等。
  • -----------------
    國語辭典
    通寶tōng bǎoㄊㄨㄥ ㄅㄠˇ
    1. 通用的錢幣。自唐以來的貨幣,多以通寶為名,至清末製作銅元,銀元始廢。如:「開元通寶」、「正隆通寶」。

    © 漢典

    通宝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通寶 (古代方孔錢之一種)

  • “通寶”是中國自唐初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早期多以重量作爲錢幣名稱,如半兩、五銖。另有元寶、重寶、之寶等錢。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錢,開始鑄造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右左有“開元通寶”四字。“開元”意爲開闢新紀元,“通寶”意爲通行寶貨。有人按順時針方向迴環來讀作“開通元寶”,成爲後世銅幣以“通寶”或 “元寶”命名的由來。
  • “通寶”名稱爲後世沿用,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號(國號),如唐代的“建中通寶”,南唐的“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北宋的“太平通寶”,南宋的“大宋通寶”,明代的“永樂通寶”,清代的“康熙通寶”、“宣統通寶”等。辛亥革命後,雲南、福建還曾試鑄“民國通寶”。“通寶”錢一直流通了 1300多年,在我國貨幣史上占主導地位。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统包
      2. 铜煲
      3. 同胞
      4. 通报
      5. 痌切
      6. 痌癏在抱
      7. 恫鳏
      8. 痌瘝
      9. 痌癏
      10. 恫瘝
      11. 眼饱
      12. 诞保
      13. 对保
      14. 繦葆
      15. 容保
      16. 相保
    相關詞語
      1. 通豁
      2. 通候
      3. 通诉
      4. 通情
      5. 通粗
      6. 通学生
      7. 善通
      8. 鬯通
      9. 徧通
      10. 畅通
      11. 唬通
      12. 合通
      13. 宝海
      14. 宝笥
      15. 宝笈
      16. 宝典
      17. 宝行
      18. 宝祠
      19. 法宝
      20. 定命宝
      21. 符宝
      22. 钜宝
      23. 出宝
      24. 送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