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通印子魚

拼音 tōng yìn zǐ yú

注音 ㄊㄨㄥ ㄧㄣˋ ㄗˇ ㄩˊ

通印子魚 詞語解釋

解釋
1.亦稱"通應子魚"。 2.即子魚。宋王安石《送福建張比部》詩有"長魚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瀕海多魚,初不專指子魚而言。至蘇軾《送牛尾狸與徐使君》詩"通印子魚猶帶骨,披綿黃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魚"對"披綿黃雀"。亦有稱"通應子魚"者,或以爲出於通應江水,或以爲其地有通應侯廟。
© 漢典

通印子魚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通印子魚

  • 通印子魚(通印子魚) 
  • tōng yìn zǐ yú
  • 亦稱“ 通應子魚 ”。即子魚。
  • 宋 王安石 《送福建張比部》詩有“長魚俎上通三印”之句, 福州 瀕海多魚,初不專指子魚而言。至 蘇軾 《送牛尾狸與徐使君》詩“通印子魚猶帶骨,披綿黃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魚”對“披綿黃雀”。
  • 亦有稱“通應子魚”者,或以爲出於 通應江 水,或以爲其地有 通應侯廟 。 宋 範正敏 《遯齋閒覽·證誤》:“ 蒲陽 通應子魚名著天下。蓋其地有 通應侯廟 ,廟前有港,港中魚最佳。今人必求其大可容印者,謂之通印子魚。
  • 故 荊公 有詩云:‘長魚俎上通三印’,此傳聞之訛者。”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興化軍 莆田縣 去城六十里有 通應侯廟 ,江水在其下,亦曰 通應 ……子魚出其間者,味最珍美。上下數十里,魚味即異,頗難多得,故通應子魚,名傳天下。”參見“ 子魚 ”。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恫怨
      2. 痌癏
      3. 恫瘝在抱
      4. 恫瘝
      5. 恫鰥
      6. 痌瘝在抱
      7. 邈踰
      8. 抉瑕掩瑜
      9. 隼旟
      10. 耗餘
      11. 大智如愚
      12. 缽盂
    相關詞語
      1. 通函
      2. 通辦
      3. 通信社
      4. 通病
      5. 通虔
      6. 通宦
      7. 融通
      8. 目達耳通
      9. 佗心通
      10. 灌通
      11. 萬事亨通
      12. 豁然貫通
      13. 魚龍變化
      14. 魚賦
      15. 魚躍龍門
      16. 魚尾草
      17. 魚鬣
      18. 魚宕
      19. 甑塵釜魚
      20. 天使魚
      21. 陳魚
      22. 牛魚
      23. 祕雕魚
      24. 油甕裏捉鮎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