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 基本解釋
迓 詳細解釋
迓 國語辭典
動
迎接。《左傳·成公十三年》:「及侯麗而還,迓晉侯于新楚。」《宋史·卷一六四·韓世忠傳》:「於是召梁氏入,封安國夫人,俾迓世忠,速其勤王。」
抵禦、迎擊。《書經·牧誓》:「弗迓克奔,以役西土。」
【漢典】
(說文解字未收錄「迓」字頭,请參考「訝」字:)
《說文解字》
相迎也。从言牙聲。《周禮》曰:“諸侯有卿訝發。”迓,訝或从辵。吾駕切
《說文解字注》
(訝)相迎也。周禮曰。諸矦有卿訝也。秋官掌訝職文。惟周禮作訝。他經皆作御。如詩百㒳御之。毛曰。御、迎也。以御田祖。箋云。御、迎也。書予御續乃命于天、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御衡不迷、某氏皆訓迎。故衞包遂皆改爲迓。士昏禮媵御、曲禮大夫士必自御之、穀梁傳跛者御跛者、眇者御眇者、列子遇駭鹿御而擊之皆訓迎。則皆訝之同音假借。从言。迎必有言。故從言。牙聲。吾駕切。古音在五部。此下鉉增迓字。云訝或從辵。爲十九文之一。按迓俗字。岀於許後。衞包無識。用以改經。不必增也。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