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à

ㄧㄚˋ

部首 辵

部外 4

總筆畫 8

𨓃 訝 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FD3

半包围结构

152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htp

ymvh

hiw

31304

拼音 yà

注音 ㄧㄚˋ

部首 辵 部外 4總筆劃 7

統一碼 8FD3筆順 1523454

標

迓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迓

yà ㄧㄚˋ

     ◎ 迎接:迎~。~之於門。

英語 to go to meet, to receive, as a guest

德語 erhalten, retten

法語 aller au devant,rencontrer

© 漢典

迓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迓 yà

〈動〉

(1) (形聲。從言( chuò),牙聲。本義:迎接)

(2) 同“訝”。同本義 [meet face to face;move towards]

迓,迎也。古本皆作訝。——《爾雅》

子迓續乃命於天。——《書·盤庚》

弗迓克奔。——《書·牧誓》

迓晉侯於 新宮。——《左傳·成公十三年》

(3) 又如:有失迎迓

(4) 溜走 [slip away]

何曾敢與他和尚爭鋒,望着直南下便迓。——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 漢典

迓 國語辭典

迓ㄧㄚˋyà
動
  1. 迎接。《左傳·成公十三年》:「及侯麗而還,迓晉侯于新楚。」《宋史·卷一六四·韓世忠傳》:「於是召梁氏入,封安國夫人,俾迓世忠,速其勤王。」

  2. 抵禦、迎擊。《書經·牧誓》:「弗迓克奔,以役西土。」

© 漢典
【酉集下】【辵】 迓·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迓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 迓·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廣韻】【韻會】【正韻】五駕切【集韻】魚駕切,𠀤音訝。【說文】相迎也。【書·盤庚】予迓續乃命于天。

又【洛誥】旁作穆穆迓衡。【註】言迎治平也。

又通作訝。【周禮·秋官·訝士註】訝,迎也,士官之掌迎四方賔客者。

又通作御。【詩·召南】百兩御之。

又【小雅】以御田祖。

又通作衙。【周禮·夏官·田僕設驅逆之車註】驅禽使前趨獲,逆衙還之,使不出圍。衙本作御,五嫁反。

© 漢典
【卷三】【言】

訝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迓”字頭,請參考“訝”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相迎也。从言牙聲。《周禮》曰:“諸侯有卿訝發。”迓,訝或从辵。吾駕切

『說文解字注』

(訝)相迎也。周禮曰。諸矦有卿訝也。秋官掌訝職文。惟周禮作訝。他經皆作御。如詩百㒳御之。毛曰。御、迎也。以御田祖。箋云。御、迎也。書予御續乃命于天、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御衡不迷、某氏皆訓迎。故衞包遂皆改爲迓。士昏禮媵御、曲禮大夫士必自御之、穀梁傳跛者御跛者、眇者御眇者、列子遇駭鹿御而擊之皆訓迎。則皆訝之同音假借。从言。迎必有言。故從言。牙聲。吾駕切。古音在五部。此下鉉增迓字。云訝或從辵。爲十九文之一。按迓俗字。岀於許後。衞包無識。用以改經。不必增也。

© 漢典

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ɑ˥˧ 日语读音 MUKAERU韩语罗马 A现代韩语 아

客家话 [沙头角腔] la2 [梅县腔] la2 nga2 nga5 [海陆腔] nga3 [台湾四县腔] nga3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宝安腔] nga3 [客英字典] nga3粤语 ngaa6潮州话 鹅呀3(讶)

近代音 影母 家麻韻 去聲 亞小空;中古音 疑母 禡韻 去聲 迓小韻 吾駕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模部 ;王力系统:疑母 魚部 ;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訝」 說文‧言部「迓」 睡.日甲57背「迓」
「迓」 說文或體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𨓃
訝
𨓴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冴(ya4)
    2. 䢝(ya4)
    3. 䧅(ya4)
    4. 猰(ya4)
    5. 瓛(ya4)
    6. 齾(ya4)
    7. 磍(ya4)
    8. 氩(ya4)
    9. 氬(ya4)
    10. 圔(ya4)
    11. 䂒(ya4)
    12. 䝟(ya4)
同部首
    1. 䢎
    2. 遐
    3. 逭
    4. 遻
    5. 逎
    6. 䢕
    7. 違
    8. 遖
    9. 逕
    10. 逄
    11. 遗
    12. 迿
同筆畫
    1. 昅
    2. 吶
    3. 社
    4. 来
    5. 抎
    6. 宊
    7. 体
    8. 坙
    9. 抃
    10. 祀
    11. 扭
    12. 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