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ào

ㄗㄠˋ

部首 足

部外 13

總筆畫 20

懆 趮 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E81

左右結構

251212125125125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ks

rmrrd

jijf

66194

拼音 zào

注音 ㄗㄠˋ

部首 足 部外 13總筆劃 20

基本區 8E81筆順 25121212512512511234

常 通 標

躁 基本解釋

● 躁

zào ㄗㄠˋ《廣韻》則到切,去号精。宵部。


  1. 性急,不冷靜:~動。~進。~狂(浮躁輕狂)。急~。浮~。驕~。煩~。性情~。

英語 tense, excited, irritable

法語 impatient,ardent

【漢典】

躁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躁 zào

〈形〉

(1) (形聲)

(2) 同本義 [rash;impetuous;restless]

趮,疾也。——《說文》。字亦作躁。

羽殺則趮。——《考工記·矢人》。按,今字作躁。

躁者不靜。——《管子·心術》

巽爲躁卦。——《易·說卦》

震爲決躁。

處必掩身毋躁。——《禮記·月令》。注:「動也。」

狗赤股而躁。——《禮記·內則》。注:「舉動急疾。」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論語》。鄭注:「不安靜也。」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韓非子·喻老》

又如:躁暴(暴躁;急躁);躁妄(急躁輕率);躁忿(急躁易怒);躁擾(急躁好動);躁靜(急躁與寧靜);躁率(急躁輕率)

(3) 急疾;迅速 [very fast;rapid]

脈三動而躁。——《素問·平人氣象論》

人迎躁盛,喘息氣逆。——《素問》

又如:躁速(迅速);躁疾(迅速;急躁);躁盛(脈博的跳動疾速有力)

(4) 浮躁;不專一 [flighty and rash;irascible;irritable]

好變動民曰躁。——《周書·諡法》

離位之謂躁。——《韓非子·喻老》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勸學》

又如:躁易(浮躁,輕佻);躁戾(浮躁暴戾);躁氣(浮躁的氣質)

常用詞組


躁動躁汗躁狂
【漢典】

躁 國語辭典

躁ㄗㄠˋzào
形
  1. 性急、不冷靜。如:「暴躁」、「煩躁」、「急躁」。《論語·季氏》:「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2. 狡猾。《易經·繫辭下》:「躁人之辭多。」

動
  1. 動、擾動。《淮南子·精神》:「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三國魏·王基〈戒司馬景王書〉:「心靜則眾事不躁,思慮審定,則教令不煩。」

【漢典】
【酉集中】【足】 躁·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躁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躁·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則到切,音竈。【說文】作趮,疾也。今俗別作躁。非是。【釋名】躁,燥也。物燥乃動而飛揚也。【易·繫辭】躁人之辭多。【禮·月令】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註】躁,猶動也。

又【齊語】驕躁淫暴。【註】躁,謂擾也。

【漢典】
【卷二】【走】

趮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躁”字頭,请參考“趮”字:)
【卷二】【走】
《說文解字》

疾也。从走喿聲。則到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躁,非是。

《說文解字注》

(趮)疾也。考工記:羽豐則遟,羽殺則趮。鄭云:趮,㫄掉也。按今字作躁。从走喿聲。則到切。二部。

【漢典】

躁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ɑu˥˧ 唐代读音 tzɑ̀u日语读音 SAWAGU韩语罗马 CO现代韩语 조越南语 tháo

客家话 [海陆腔] cau5 [东莞腔] cau5 [宝安腔] cau5 [台湾四县腔] cau5 [客英字典] ca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梅县腔] cau5粤语 cou3潮州话 cau3

近代音 精母 蕭豪韻 去聲 竈小空;中古音 精母 号韻 去聲 竈小韻 則到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豪部 ;王力系统:精母 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躁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趮」。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趮」 說文‧走部       「躁」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懆
趮
𨅶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簉(zao4)
    2. 燥(zao4)
    3. 梍(zao4)
    4. 䜊(zao4)
    5. 喿(zao4)
    6. 艁(zao4)
    7. 造(zao4)
    8. 㲧(zao4)
    9. 灶(zao4)
    10. 噪(zao4)
    11. 竃(zao4)
    12. 譟(zao4)
同部首
    1. 跷
    2. 跆
    3. 䠞
    4. 䠟
    5. 跒
    6. 跽
    7. 跴
    8. 踯
    9. 踮
    10. 䠭
    11. 䟖
    12. 䠠
同筆畫
    1. 醲
    2. 饗
    3. 䭘
    4. 鐫
    5. 𠑟
    6. 瓎
    7. 鶡
    8. 蘜
    9. 襭
    10. 䥖
    11. 纂
    12. 㺥
初中古詩詞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