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形〉
(1) (形聲)
(2) 同本義 [rash;impetuous;restless]
趮,疾也。——《說文》。字亦作躁。
羽殺則趮。——《考工記·矢人》。按,今字作躁。
躁者不靜。——《管子·心術》
巽爲躁卦。——《易·說卦》
震爲決躁。
處必掩身毋躁。——《禮記·月令》。注:「動也。」
狗赤股而躁。——《禮記·內則》。注:「舉動急疾。」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論語》。鄭注:「不安靜也。」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韓非子·喻老》
又如:躁暴(暴躁;急躁);躁妄(急躁輕率);躁忿(急躁易怒);躁擾(急躁好動);躁靜(急躁與寧靜);躁率(急躁輕率)
(3) 急疾;迅速 [very fast;rapid]
脈三動而躁。——《素問·平人氣象論》
人迎躁盛,喘息氣逆。——《素問》
又如:躁速(迅速);躁疾(迅速;急躁);躁盛(脈博的跳動疾速有力)
(4) 浮躁;不專一 [flighty and rash;irascible;irritable]
好變動民曰躁。——《周書·諡法》
離位之謂躁。——《韓非子·喻老》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勸學》
又如:躁易(浮躁,輕佻);躁戾(浮躁暴戾);躁氣(浮躁的氣質)
常用詞組
【漢典】
躁 國語辭典
形
-
性急、不冷靜。如:「暴躁」、「煩躁」、「急躁」。《論語·季氏》:「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
狡猾。《易經·繫辭下》:「躁人之辭多。」
動
-
動、擾動。《淮南子·精神》:「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三國魏·王基〈戒司馬景王書〉:「心靜則眾事不躁,思慮審定,則教令不煩。」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