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ī

ㄑㄧ

部首 足

部外 8

總筆畫 15

羈 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E26

左右结构

2512121134125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dk

rmkmr

jiaj

64121

拼音 qī

注音 ㄑㄧ

部首 足 部外 8總筆劃 15

統一碼 8E26筆順 251212113412512

踦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踦

qī ㄑㄧˉ

  1. 腳:“其獄一~腓一~屨而當死。”
  2. 跛:“其跳者~也。”

英語 the shin; to pierce; to touch

德語 hinaufklettern, Schienbein (S)

法語 tibia

© 漢典

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踦 qī

〈形〉

(1) (形聲。從足,奇聲。本義:一隻腳)

(2) 同本義 [a foot]。如:踦校(一隻腳;殘缺)

(3) 腳跛,行走不便。亦指跛足的人 [lame]。如:踦跂(行走不便的樣子);踦犢(行走不穩的小牛);踦牂(跛足母羊)

(4) 偏重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one-sidedly emphasize]。如:踦重(偏重);踦頗(偏頗;片面);踦跛(兩足着地時重心偏於一邊)

基本詞義


◎ 踦 yǐ

〈動〉

(1) 用膝頂住 [prop knee against]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莊子·養生主》

(2) 又如:踦踦(一方抵撐,一方拉引。拼博爭持的樣子)

(3) 倚立 [stand against something]。如:踦戶(倚門);踦閭(倚門,緊挨着門)

© 漢典

踦 國語辭典

踦ㄐㄧˇjǐ
名
  1. 腿、腳脛。唐·元稹〈蜘蛛詩·序〉:「巴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邊數寸,而踦長數倍其身。」

踦ㄑㄧˊqí
形
  1. 傾斜不平。《文選·左思·魏都賦》:「山阜猥積而踦𨄅。」通「崎」。

踦ㄧˇyǐ
動
  1. 刺、觸、頂住。《莊子·養生主》:「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 漢典
【酉集中】【足】 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踦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唐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𠀤音欹。【說文】一足也。【博雅】蹇也。【揚子·方言】踦,奇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全物而體不具謂之倚。梁楚之閒謂之踦。雍梁之西郊,凡嘼支體不具者謂之踦。【廣韻】亦作㞆。

又【前漢·段會宗傳】亦足以復鴈門之踦。【註】應劭曰:踦,隻也。踦隻,不偶也。

又【左思·蜀都賦】山阜猥積而踦嶇。【註】傾側也。○按與崎同。

又【集韻】巨綺切,音技。足脛也。【爾雅·釋畜】左白踦。【註】前左脚白。

又【釋蟲】蠨蛸長踦。【註】小鼄鼅長脚者。

又【廣韻】居綺切【集韻】【韻會】舉綺切,𠀤音掎。【公羊傳·成二年】相與踦閭而語。【註】閭,當道門。閉一扇,開一扇,一人在外,一人在內,曰踦閭。【韓非子·亡徵篇】必其治亂,其强弱相踦者也。

又【集韻】於義切,音倚。義同。

又【集韻】語綺切,音蟻。觸也。【莊子·養生主】膝之所踦。【音義】刺也。

又【集韻】居宜切,音羈。與羇同。旅寓。

又【揚子·太𤣥經】益以踦贏二贊成三百六十五日。

© 漢典
【卷二】【足】

踦 《说文解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一足也。从足奇聲。去奇切

『說文解字注』

(踦)一足也。管子。俈堯之時。一踦腓。一踦屨。而當死。謂一足剕、一足屨當死罪也。引伸之凡物單曰踦。方言。倚踦奇也。自關而西凡全物而體不具謂之倚。梁楚之閒謂之踦。雍梁之西郊凡嘼支體不具者謂之踦。公羊傳。匹馬隻輪無反者。何曰。匹馬、一馬也。隻、踦也。又相與踦閭而語。何云。閉一扇、開一扇。一人在內、一人在外。戰國策。必有踦重者矣。踦重、偏重也。若衣部曰。襱、絝踦也。毛傳曰蟰蛸、長踦也。則皆謂足。不必一足。从足。奇聲。去奇切。古音在十七部。

© 漢典

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日语读音 KATAASH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陆腔] ki2 [梅县腔] ki2粤语 gei2 hei2 ji2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支韻 平聲 㩻小韻 去奇切 三等 開口;見母 紙韻 上聲 掎小韻 居綺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歌部 ;溪母 歌部 ;王力系统:見母 歌部 ;溪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踦」 說文‧足部「踦」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羈
㞆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慽(qi1)
    2. 敧(qi1)
    3. 妻(qi1)
    4. 䰍(qi1)
    5. 緝(qi1)
    6. 喰(qi1)
    7. 桼(qi1)
    8. 墄(qi1)
    9. 倛(qi1)
    10. 諆(qi1)
    11. 凄(qi1)
    12. 七(qi1)
同部首
    1. 䠧
    2. 䟻
    3. 跸
    4. 蹥
    5. 蹑
    6. 䟪
    7. 踙
    8. 蹮
    9. 跌
    10. 踤
    11. 路
    12. 踬
同筆畫
    1. 獝
    2. 尵
    3. 鋞
    4. 墝
    5. 撒
    6. 蝰
    7. 𠆃
    8. 䛸
    9. 誯
    10. 䛫
    11. 鲧
    12. 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