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āo

ㄑㄧㄠ

部首 足

部外 7

總筆畫 14

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E0D

左右结构

251212112135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fb

rmjkd

jiby

64147

拼音 qiāo

注音 ㄑㄧㄠ

部首 足 部外 7總筆劃 14

統一碼 8E0D筆順 25121211213521

踍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踍

qiāo ㄑㄧㄠˉ

     ◎ 古同“骹”,小腿:“彩巾纏~幅半斜。”

© 漢典
【亥集上】【骨】 骹·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6

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踍”字頭,請參考“骹”字。)
【亥集上】【骨】 骹·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6

【唐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𠀤音敲。【說文】脛也。【廣韻】脛骨近足細處。【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參分其股圍,去一以爲骹圍。【註】骹謂近牙者也。言骹以喻其細。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齊人名手足𢯲爲骹。

又【爾雅·釋畜】馬四骹皆白驓。【註】骹,膝下也。

又【揚子·方言】骹謂之銎。【註】卽矛刃。【類篇】或作𩨟。

又【集韻】居肴切,音交。

又下巧切,音佼。

又後敎切,音效。

又口敎切,敲去聲。義𠀤同。

又【集韻】虛交切,音哮。與髇同。鳴鏑也。

© 漢典
【卷四】【骨】

骹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踍”字頭,請參考“骹”字:)
【卷四】【骨】
『說文解字』

脛也。从骨交聲。口交切

『說文解字注』

(骹)脛也。脛、厀下也。凡物之脛皆曰骹、釋嘼。馬四骹皆白驓。薛注西京曰。靑骹、鷹靑脛者。方言曰。矛骹細如鶴脛者、謂之鶴膝。考工記說輻材曰。參分其股圍。去一以爲骹圍。大鄭云。方言股以喻其豐。故言骹以喻其細。禮多假校爲之。士喪禮記。綴足用燕几。校在南。注。校、脛也。祭統。夫人薦豆執校。注。校、豆中央直者也。此皆假校爲骹也。从骨。交聲。口交切。二部。

© 漢典

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踍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骹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嵪(qiao1)
    2. 鄡(qiao1)
    3. 锹(qiao1)
    4. 劁(qiao1)
    5. 幧(qiao1)
    6. 鍫(qiao1)
    7. 悄(qiao1)
    8. 燆(qiao1)
    9. 鐰(qiao1)
    10. 喿(qiao1)
    11. 墽(qiao1)
    12. 郻(qiao1)
同部首
    1. 趻
    2. 躒
    3. 踸
    4. 䠜
    5. 趶
    6. 蹓
    7. 路
    8. 踴
    9. 躥
    10. 躆
    11. 踛
    12. 躧
同筆畫
    1. 瑣
    2. 慣
    3. 廗
    4. 蝫
    5. 㒖
    6. 銑
    7. 煽
    8. 蕯
    9. 𠎜
    10. 獑
    11. 嘥
    12. 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