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趙佶

拼音 zhào jí

注音 ㄓㄠˋ ㄐㄧˊ

趙佶 詞語解釋

解釋
(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皇帝,書畫家。1100-1125年在位。在位期間政治昏庸,生活奢糜,國勢日下。1125年金兵南侵,他傳位於子(宋欽宗),1127年與欽宗同被金兵擄至北方。工書法,真書號“瘦金體”。擅畫花鳥,富麗精工。曾敕命編纂《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等。有《真草千字文》書跡與《芙蓉錦雞圖》等存世。
-----------------
國語辭典
趙佶zhào jíㄓㄠˋ ㄐㄧˊ
  1. 人名。(西元1082~1135)​宋朝徽宗皇帝。尊信道教,自稱為「教主道君皇帝」。通百藝,尤精書畫。疏於國事,任用群小,朝政紊亂。金人陷汴京後,與其子欽宗同被虜,金廢為昏德公,後死於五國城,在位二十六年。

© 漢典

趙佶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趙佶 (宋徽宗)

  • 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後被封爲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太后向氏於同月立趙佶爲帝。第二年改年號爲“建中靖國”。
  • 宋徽宗即位之後啓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採辦“花石綱”,蒐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修建園林宮殿。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並經常請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錄、副道錄各一員,始立道學制度。在宋徽宗集團的腐朽統治下,內部農民起義風起雲涌,梁山起義和方臘起義先後爆發,北宋統治危機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爲“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 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兵臨城下,宋徽宗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與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去。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死於五國城,時年54歲,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槨被迎回南宋,葬於紹興永佑陵。
  • 概述圖片爲《宋徽宗坐像軸》,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召集
      2. 棹楫
      3. 棹楫
      4. 照誋
      5. 招緝
      6. 招輯
      7. 召集
      8. 肇蹟
      9. 詔事
      10. 肇始
      11. 照相
      12. 照臺
      13. 兆相
      14. 棹力
      15. 迅急
      16. 一班一級
      17. 步擊
      18. 清級
      19. 柵極
      20. 初級
    相關詞語
      1. 趙貞
      2. 趙帶
      3. 趙倚樓
      4. 趙字
      5. 趙翼
      6. 趙信城
      7. 坑趙
      8. 燕趙
      9. 閻趙
      10. 吳趙
      11. 圍魏救趙
      12. 狐趙
      13. 佶倬
      14. 佶屈聱牙
      15. 佶傈
      16. 佶料
      17. 佶烈
      18. 佶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