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赫哲族

拼音 hè zhé zú

注音 ㄏㄜˋ ㄓㄜˊ ㄗㄨˊ

赫哲族 詞語解釋

解釋
  •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史稱“黑斤”、“赫斤”、“黑真”、“赫真”、“奇楞”等。4200餘人。分佈在黑龍江省·同江、饒河等縣沿江地帶,和漢族雜居。主要從事捕魚和狩獵。
  • -----------------
    國語辭典
    赫哲族hè zhé zúㄏㄜˋ ㄓㄜˊ ㄗㄨˊ
    1.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散居於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構成的三江平原和完達山一帶。人口成長起起落落,民國十九(1930)​年時約一千二百人,日據偽滿時代,急速減少,瀕臨滅族。今約四千二百人。操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通用漢語文。原以魚為主食,並以魚皮為衣,後食犬肉、穿犬皮,現已衣布,但仍以漁、獵為主要生計,並兼營農業。信仰薩滿教。

    英語 Hezhen ethnic group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德語 Hezhen

    法語 Hezhen

    © 漢典

    赫哲族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赫哲族

  •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爲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也有觀點認爲應歸入那乃次語支),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西裏爾字母來記錄語言,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
  • 由於居住地域廣闊,赫哲人的自稱較多,如“那貝”、“那乃”、“那尼傲”,“赫哲”作爲族稱最早出現於康熙二年(1663)三月,1934年凌純聲《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書出版後,“赫哲”作爲族稱開始廣泛傳播。
  • 赫哲族主要分佈於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交匯構成的三江平原和完達山餘脈,集中居住於三鄉兩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八岔赫哲族鄉、雙鴨山市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和佳木斯市敖其鎮敖其赫哲族村、撫遠縣抓吉鎮抓吉赫哲族村。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赫哲族人口數爲5354人。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鹤蜕
      2. 鶴魚
      3. 鶴關
      4. 鶴開
      5. 賀兔頭
      6. 鶴煙
      7. 滿足
      8. 补足
      9. 鱼肠雁足
      10. 頭面禮足
      11. 中卒
      12. 皸手繭足
    相關詞語
      1. 赫然
      2. 赫塞
      3. 赫燄
      4. 赫烜
      5. 赫焕
      6. 赫赫赤赤
      7. 燻赫
      8. 豪赫
      9. 明明赫赫
      10. 声名烜赫
      11. 煊赫
      12. 烨赫
      13. 族厲
      14. 族嗣
      15. 族绅
      16. 族祖母
      17. 族曾祖父
      18. 族罪
      19. 羌族
      20. 堂族
      21. 頂客族
      22. 強族
      23. 世嗣宦族
      24. 哈尼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