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ī

ㄗ

部首 貝

部外 6

總筆畫 13

簡體 资

恣 资 𢢾 𣣬 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CC7

上下結構

413534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qwm

iobuc

tdrl

37806

拼音 zī

注音 ㄗ

部首 貝 部外 6總筆劃 13

基本區 8CC7筆順 4135342511134

通

資 基本解釋

● 資

zī ㄗ


  1. 財物,錢財:~源。物~。~財。~金。~費。~料。工~。川~(路費)。
  2. 經營工商業的本錢和財產:~本。外~。獨~。合~。~方。
  3. 供給,幫助:~助。~送。~敵。可~借鑑。
  4. 智慧能力:~質。天~。
  5. 出身和經歷:~格。~歷。
  6. 姓。

英語 property; wealth; capital

德語 Mittel, Kapital

法語 argent,ressources,capital,biens,financer,subventionner,fournir,ancienneté

【漢典】

資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資

資 zī

名

(1) (形聲。從貝,次聲。從貝,與財富有關。本義:錢財)

(2) 同本義 [money;fund]

資,貨也。——《說文》

資,川也。——《廣雅》

懷其資——《易·旅》

喪亂蔑資。——《詩·大雅·板》

資用乏絕,去秦而歸。——《戰國策·秦策一》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 秦王寵臣中庶子 蒙嘉。——《戰國策·燕策》

應得之資。——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富者捐資。——《廣東軍務記》

中家以上,皆竭資取得。——清· 方苞《獄中雜記》

厚資而遣之。——清· 周容《芋老人傳》

又如:投資(把資金投入企業);內資;外資;集資;薪資(工資);茶資(茶錢);資業(資產);藉資

(3) 費用 [expenses]

問幾月之資。——《儀禮·聘禮》

致馬資於有司。——《禮記·少儀》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三國志·諸葛亮傳》

又如:資斧不裕(旅費盤纏不寬裕);資裝(盤纏與行裝);川資(旅費);郵資(郵費);資值(衣食之值);開資

(4) 資歷;資格 [qualifications]

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 伯陽有師資之尊。——《世說新語·言語》

愔自以資望少。——《晉書·郄愔傳》

資輕望淺,輿論不孚。——《大波》

又如:資履;資任(資格;資歷);資名(資歷名望);資級(資格和品級);資秩(資歷和品質);資籍(資格履歷)

(5) 天賦;天資 [endowment]

然大王資侮人。——《漢書·陳平傳》

絕世之資,必不如專門之夙習也。——魏源《默觚下·治篇》

又如:資質愚鈍(天資愚魯、蠢笨);資質甚魯(天資愚笨);資略(才智、見識);資補(天資素質);資望(丰姿儀容)

(6) 條件 [condition]

三資者備。——《戰國策·秦策一》

(7) 資料;材料 [material]

每相見必以歐戰爲一談資。——梁啓超《歐戰蠡測》

(8) 糧食 [grain]

唯是脯資。——《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資窮困。——《國語·晉語四》。注:「資廩也。」

南軍谷少,而資儲不如北。——《後漢書》

又如:資饟(糧餉);資糧(糧食)

(9) 水名 [Zi River]。發源於湖南省武岡縣,北流入洞庭湖

(10) 憑藉 [dependence]

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資治通鑑》

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世說新語·文學》

以資切磋。——清· 劉開《問說》

(11) 能力;作用 [ability;effect]

何況因萬乘之權,假聖王資乎。——鄒陽《獄中上樑王書》

(12) 姓

詞性變化


◎ 資

資 zī

動

(1) 資助;供給 [provide]

資之以幣帛。——《韓非子·說疑》

固大王資餘兵。——《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資饋(饋贈;出資幫助);資祿(提供俸祿);資給(供給財用);資給館穀(供給賓客的宿食)

(2) 給予 [give]

王資臣萬金而遊。——《戰國策》

如姬資之三年。(「資」,爲……懸賞,爲動用法;「之」,指殺如姬之父的仇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又如:資給館穀(供給賓客的宿食)

(3) 救助;幫助 [aid]

堯何以助汝?——《莊子》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又如:資全(賙濟);資政(幫助治理國政);資輔(資助;幫助)

(4) 蓄積 [store up]

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令也。——《國語·越語上》

又如:資聚(積聚);資儲(積蓄,貯備)

(5) 取,取用 [take]

富其國者資之天下,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王安石《與馬運判書》

又如:資取(獲取;取得);資福(取福,求福);資縱(取用無度)

◎ 資

資 zī

形

(1) 鋒利 [sharp]

旅於處,得其資斧。——《易·旅》

又如:資辯(利口善辯)

常用詞組


資本資本家資本主義資不抵債資材資財資產資產階級資方資斧資格資金資力資歷資糧資料資深資望資用資源資質資助
【漢典】

資 國語辭典

資ㄗzī
名
  1. 財貨。如:「物資」、「資金」、「資本」。

  2. 費用。如:「工資」、「車資」、「郵資」。

  3. 經歷、身分。如:「年資」、「資次」。唐·韓愈〈永貞行〉:「夜作詔書朝拜官,超資越序曾無難。」

  4. 天生的才智。如:「資質」、「天資」。《荀子·性惡》:「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喪之。」

  5. 資本家的簡稱。如:「資方」、「勞資合作」。

  6. 憑藉。《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淮南子·王術》:「夫七尺之橈,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水為資。」

  7. 材料。參見「資料 」條。

  8. 姓。如明代有資金。

動
  1. 蓄積。《國語·越語上》:「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2. 供給、幫助。《戰國策·秦策四》:「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資臣萬金而遊。」漢·高誘·注:「資,給。」《宋史·卷三一二·韓琦傳》:「今棄不耕,適足以資敵,將皆為所有矣,遂請距北界十里為禁地。」

  3. 取用。《易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唐·孔穎達·正義:「以萬象之物皆資取乾元而各得始生。」

【漢典】
【酉集中】【貝】 資·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資 《康熙字典》

【酉集中】【貝】 資·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𠀤音咨。【說文】貨也。【易·旅卦】旅卽次,懷其資。【註】必獲次舍,懷來資貨。

又【易·乾卦】萬物資始。【釋文】資,取也。

又【儀禮·聘禮】問歲月之資。【註】資,行用也。

又【五經文字】齎,與資同。【儀禮·少牢饋食禮】資黍于羊俎兩端。【註】資,猶減也。今文資作齎。

又與咨同。【禮·緇衣】民惟曰怨資。【尚書】作咨。

又姓。【玉海】資氏。【𨻰留·風俗傳】黃帝之後。【四明志】會稽有資氏。

又【集韻】資四切。與恣同。秦刻石文恣作資。

【漢典】
【卷六】【貝】

資 《說文解字》

【卷六】【貝】
《說文解字》

貨也。从貝次聲。即夷切

《說文解字注》

(資)貨也。貨者,化也。資者,積也。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夏則資皮,冬則資絺綌,皆居積之謂。資者,人之所藉也。周禮注曰:資,取也。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从貝次聲。卽夷切。十五部。

【漢典】

資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ɿ˥ 唐代读音 tzi日语读音 MOTO韩语罗马 CA现代韩语 자

客家话 [海陆腔] zih1 [宝安腔] zu1 [沙头角腔] zu1 [梅县腔] zi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1 [东莞腔] zu1 [陆丰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粤语 zi1

近代音 精母 支思韻 平聲陰 髭小空;中古音 精母 脂韻 平聲 咨小韻 即夷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灰部 ;王力系统:精母 脂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資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資」 新零.199 「資」 說文‧貝部 「資」 睡.日乙18 「資」 「资」 「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恣
资
𢢾
𣣬
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秶(zi1)
    2. 栥(zi1)
    3. 緕(zi1)
    4. 諮(zi1)
    5. 鶅(zi1)
    6. 孖(zi1)
    7. 孜(zi1)
    8. 龇(zi1)
    9. 錙(zi1)
    10. 鍿(zi1)
    11. 鰦(zi1)
    12. 孳(zi1)
同部首
    1. 䝵
    2. 貲
    3. 䝶
    4. 質
    5. 賄
    6. 䝨
    7. 䝮
    8. 貭
    9. 賧
    10. 賃
    11. 䞍
    12. 贉
同筆畫
    1. 䡗
    2. 蒧
    3. 嗼
    4. 痰
    5. 跪
    6. 竨
    7. 僅
    8. 詼
    9. 溙
    10. 鉢
    11. 鉥
    12. 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