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uān

tuàn

ㄊㄨㄢ

ㄊㄨㄢˋ

部首 豸

部外 9

總筆畫 16

猯 𧳩 𧳲 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C92

左右结构

34435332521325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emj|emdj

bhumb

pqlg

22227

拼音 tuān tuàn

注音 ㄊㄨㄢ ㄊㄨㄢˋ

部首 豸 部外 9總筆劃 16

統一碼 8C92筆順 3443533252132522

貒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貒

tuān ㄊㄨㄢˉ

     ◎ 豬獾。

其它字義


● 貒

tuàn ㄊㄨㄢˋ

     ◎ 野豬。

© 漢典

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貒 tuān

〈名〉

獾的別名 [another name for badger]

貒,即今豬獾也。處處山野間有之,穴居。狀似小豬形,體肥而行鈍…短足短尾,尖喙褐毛。——《本草綱目.獸部二》

© 漢典

貒 國語辭典

貒ㄊㄨㄢtuān
名
  1. 一種外形似豬的動物。即豬獾。體形肥大,行動遲鈍。短尾、尖嘴,擅掘洞,穴居。明·張自烈《正字通·豸部》:「貒,豬獾,一名獾㹠,狀似小豬,體肥,行鈍,穴居,足尾短,褐毛,尖喙,能孔地,食蟲肉。」

© 漢典
【酉集中】【豸】 貒·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貒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豸】 貒·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唐韻】他端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官切,𠀤音湍。【爾雅·釋獸】貒子貗。【註】貒,豚也。一名貛。【疏】貒,獸。似豕而肥。【揚子·方言】貛,關西謂貒。【楚辭·九思】貒貉兮蟫蟫。

又【廣韻】通貫切【集韻】吐玩切,𠀤音彖。獸名。野豕也。或作𧳩。

又【集韻】呼官切,音歡。貛,或作貒。

© 漢典
【卷九】【豸】

貒 《说文解字》

【卷九】【豸】
『說文解字』

獸也。从豸耑聲,讀若湍。他耑切

『說文解字注』

(貒)貒獸也。各本無貒字。今補。三字爲一句。釋獸曰。狐貍貒貈醜。其足蹯。其跡𠘯。貒子貗。似豕而肥。各本無此四字。今依韵會所據及爾雅音義所引補。从豸。耑聲。讀若湍。他耑切。十四部。

© 漢典

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an˥; tʰuan˥˧ 日语读音 MAMI

客家话 [海陆腔] ton2 [客英字典] ton2 [台湾四县腔] ton2粤语 teon1

近代音 中古音 透母 桓韻 平聲 湍小韻 他端切 一等 合口;透母 換韻 去聲 彖小韻 通貫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寒部 ;王力系统:透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貒」 說文‧豸部「貒」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猯
𧳩
𧳲
𧤗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䵎(tuan1)
    2. 猯(tuan1)
    3. 圕(tuan1)
    4. 湍(tuan1)
    5. 煓(tuan1)
    6. 彖(tuan4)
    7. 猯(tuan4)
    8. 湪(tuan4)
    9. 褖(tuan4)
同部首
    1. 豹
    2. 䝦
    3. 䝜
    4. 貁
    5. 貙
    6. 貀
    7. 貓
    8. 貈
    9. 貆
    10. 豿
    11. 貋
    12. 貜
同筆畫
    1. 䞺
    2. 篘
    3. 㒊
    4. 篣
    5. 㩙
    6. 㬙
    7. 餦
    8. 疀
    9. 燪
    10. 䤂
    11. 頴
    12. 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