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ì

ㄧˋ

部首 豕

部外 12

總筆畫 19

𤡬 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C77

左右結構

1353334121451251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fpu|gefu

mogbt

gqju

14218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豕 部外 12總筆劃 19

基本區 8C77筆順 1353334121451251431

豷 基本解釋

● 豷

yì ㄧˋ


  1. 豬喘氣。

英語 man

【漢典】

豷 國語辭典

豷ㄧˋyì
動
  1. 豬隻喘氣。《說文解字·豕部》:「豷,豕息也。」

名
  1. 人名。夏朝寒浞的兒子。《左傳·襄公四年》:「寒浞殺羿,因其室生子澆及豷。」

【漢典】
【酉集中】【豕】 豷·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豷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豕】 豷·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許利切【廣韻】許位切,𠀤音燹。【說文】豕息也。

又人名。【左傳·襄四年】寒浞殺羿,因其室生子澆及豷。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虛器切,音齂。

又【廣韻】於計切【集韻】壹計切,𠀤音翳。義𠀤同。 【集韻】或作𤡬。【正字通】別作𧱲。【正韻】本从豕。監本从豸,誤。𧴒。

【漢典】
【卷九】【豕】

豷 《說文解字》

【卷九】【豕】
《說文解字》

豕息也。从豕壹聲。《春秋傳》曰:“生敖及豷。”許利切

《說文解字注》

(豷)豕息也。息者、喘也。豷與㞒呬䨳音義皆同。而有人豕之別。从豕。壹聲。許利切。十二部。春秋傳曰。生敖及豷。襄四年左傳文。今左傳敖作澆。論語及夰部作奡。

【漢典】

豷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粤语 ai3 ngai3潮州话 i3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霽韻 去聲 翳小韻 於計切 四等 開口;曉母 至韻 去聲 豷小韻 許位切 三等 合口;曉母 至韻 去聲 齂小韻 虚器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屑部 ;王力系统:影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豷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豷」 說文‧豕部「豷」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𤡬
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䄿(yi4)
    2. 焬(yi4)
    3. 呭(yi4)
    4. 熼(yi4)
    5. 谊(yi4)
    6. 䉨(yi4)
    7. 蜴(yi4)
    8. 㔕(yi4)
    9. 帟(yi4)
    10. 诣(yi4)
    11. 抑(yi4)
    12. 㚤(yi4)
同部首
    1. 豝
    2. 豳
    3. 豠
    4. 豖
    5. 豗
    6. 䝈
    7. 豘
    8. 豭
    9. 豫
    10. 䝒
    11. 豟
    12. 䝋
同筆畫
    1. 䯡
    2. 劖
    3. 蟰
    4. 籆
    5. 孽
    6. 譆
    7. 㙿
    8. 韟
    9. 韲
    10. 㼄
    11. 䁾
    12. 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