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豆豉油

拼音 dòu chǐ yóu

注音 ㄉㄡˋ ㄔˇ ㄧㄡˊ

豆豉油 詞語解釋

國語辭典
豆豉油dòu chǐ yóuㄉㄡˋ ㄔˇ ㄧㄡˊ
  • 醬油。參見「醬油」條。

© 漢典

豆豉油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豉油,是指以大豆和/或脫脂大豆或黑豆、小麥和/或麩皮為原料,加入水、食鹽,經過制曲和發酵,在各種微生物繁殖時分泌的各種酶的作用下,釀造出來的一種液體。它是一種具有亞洲特色用於烹飪的調味料。

豉油是兩廣一帶的說法,即通常所說的醬油,嚴格來說,豉油與醬油也還是有區別的。製作醬油的原料會因國家、地區的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風味也不同。所以,像東南亞一帶的魚露(使用鮮魚製作而成),可以稱之為醬油,但絕對不可以稱之為豉油。在兩廣,豉油是豉油,魚露是魚露,兩者絕對不可以混淆的。

-----------------

wikipedia

醬油,或稱豉油(粵語、潮語、客語、閩東語、越南語)、豆油(四川話、閩南語、臺灣客語)等,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液態調味品,傳統上由大豆、烘烤過的穀物、滷水和米麴菌或醬油麴黴等混合而成的發酵物製成。它被認為帶有明顯鮮味。

魚露是使用魚蝦製成的該類調味料。

目前醬油的雛形被認為產生於西漢,並被廣泛傳播至東亞及東南亞,用於烹飪及調味。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鬪拱
    2. 鬪煎
    3. 鬪怪爭奇
    4. 鬪靡
    5. 鬥雞走狗
    6. 斗强
    7. 遠猷
    8. 密游
    9. 缀游
    10. 始末原由
    11. 翱游
    12. 遷徙自由
相關詞語
    1. 豆藿
    2. 豆稭
    3. 豆火
    4. 豆盧
    5. 豆脯
    6. 豆饼
    7. 觞豆
    8. 撒谷豆
    9. 舍缘豆
    10. 蚕豆
    11. 豇豆
    12. 目光如豆
    13. 油輪
    14. 油嘴呱嗒舌
    15. 油烟
    16. 油嘴花唇
    17. 油斗
    18. 油光晶亮
    19. 煤黑油
    20. 加油
    21. 矿油
    22. 炼油
    23. 皮油
    24. 挥发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