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hèn

ㄔㄣˋ

部首 言

部外 17

總筆畫 19

繁體 讖

讖 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C36

左右結構

453434121112111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wwg

ivoim

soka

33750

拼音 chèn

注音 ㄔㄣˋ

部首 言 部外 17總筆劃 19

基本區 8C36筆順 4534341211121111534

標

谶 基本解釋

● 谶

(讖)

chèn ㄔㄣˋ


  1. “讖”的簡化字。

英語 prophecy, hint, omen

法語 prophétie,augure

【漢典】

谶 詳細解釋

見“讖”。

【漢典】
【酉集上】【言】 讖·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7

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谶”字頭,请參考“讖”字。)
【酉集上】【言】 讖·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7

【唐韻】楚䕃切【集韻】楚譖切【韻會】【正韻】楚禁切,𠀤㞚去聲。【說文】驗也。【徐曰】凡讖緯,皆言將來之驗也。【六書故】前定徵兆之言也。【釋名】纖也。其義纖微也。【史記·趙世家】公孫支書而藏之,秦讖於是出矣。【後漢·光武紀】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註】讖,符命之書也。【晉書·武帝紀】泰始三年,禁星氣讖緯之學。

又【集韻】叉鑑切,攙去聲。與懺同。悔也。○按懺悔之懺本从心,集韻强同,非。

又叶楚獻切,音𣀔。【山海經·堪㐨魚軨軨獸贊】見則洪水,天下昏墊。豈伊妄降,亦應牒讖。 俗作䜟,非。

【漢典】
【卷三】【言】

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谶”字頭,请參考“讖”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驗也。从言韱聲。楚蔭切

《說文解字注》

(讖)驗也。驗本馬名,葢卽譣之假借。讖、驗曡韵。有徵驗之書。河雒所岀書曰讖。十二字依李善鵩鳥、魏都二賦注補。釋名:讖,纖也。其義纖微也。从言韱聲。楚蔭切。七部。

【漢典】

谶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ən˥˧

粤语 cam3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谶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讖」。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讖」 說文‧言部「讖」 「谶」「谶」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讖
䜟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偁(chen4)
    2. 㧱(chen4)
    3. 儭(chen4)
    4. 齔(chen4)
    5. 讖(chen4)
    6. 䜟(chen4)
    7. 䞋(chen4)
    8. 称(chen4)
    9. 衬(chen4)
    10. 疢(chen4)
    11. 櫬(chen4)
    12. 趁(chen4)
同部首
    1. 讬
    2. 讳
    3. 谵
    4. 谫
    5. 谌
    6. 诂
    7. 试
    8. 谏
    9. 词
    10. 谟
    11. 认
    12. 诬
同筆畫
    1. 蹸
    2. 䨄
    3. 鶎
    4. 䉠
    5. 鞲
    6. 䩺
    7. 䱛
    8. 鼮
    9. 䩹
    10. 𠔺
    11. 儱
    12. 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