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谱牒

拼音 pǔ dié

注音 ㄆㄨˇ ㄉㄧㄝ ˊ

谱牒 詞語解釋

解釋
1.亦作"譜諜"。 2.記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書籍。
-----------------
國語辭典
譜牒pǔ diéㄆㄨˇ ㄉㄧㄝˊ
  1. 記述氏族世系的書。《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也稱為「譜第」。

© 漢典

谱牒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譜牒

  • 《譜牒》是古代記述氏族世系的書籍。《史記·太史公自序》:“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即專記帝王諸侯世系的史籍。魏、晉、南北朝時特重門第,有司選舉必稽譜牒,譜學成爲地主官僚保持門閥的工具。晉太元中,賈弼撰《姓氏簿狀》,子孫相傳,號爲賈氏譜學。樑王僧孺因賈弼舊本,改撰《十八州譜》等書,號爲王氏譜學。北魏太和中,詔諸郡中正各立本土姓族,次第爲舉選,名“方司格”。唐時路敬淳、柳衝、韋述等都講明譜學。太宗、武后時曾修訂《氏族志》。五代以後,譜學漸衰。鄭樵《通志》著錄譜系六種、一百七十部;至馬端臨撰《文獻通考》時,所存者不過數家。明清地主階級仍多編修族譜。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谱谍
      2. 铺叠
      3. 扑跌
      4. 谱谍
      5. 铺迭
      6. 蒲牒
      7. 普六茹
      8. 普施
      9. 朴訥
      10. 圃泽
      11. 普法
      12. 蹼蹬
      13. 雾叠
      14. 封垤
      15. 边谍
      16. 游蜂戏蝶
      17. 复迭
      18. 弁绖
    相關詞語
      1. 谱纪
      2. 谱号
      3. 谱録
      4. 谱像
      5. 谱写
      6. 谱主
      7. 曲谱
      8. 实谱
      9. 族谱
      10. 癞格谱
      11. 治谱
      12. 乱点鸳鸯谱
      13. 牒启
      14. 牒牍
      15. 牒桉
      16. 牒举
      17. 牒文
      18. 牒籍
      19. 出牒
      20. 公牒
      21. 编牒
      22. 抱牒
      23. 度牒
      24. 飞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